“潑火既經寒食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潑火既經寒食雨”全詩
潑火既經寒食雨,解酲須撥凍醪醅。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明日雨止復招子駿堯夫游南園》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明日雨止復招子駿堯夫游南園》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明天雨停,再次邀請子駿堯夫一同游覽南園。
昨天早晨,我在洛北被阻,無法與你同行,心情十分沮喪。我在中橋附近半醉地轉了回來。
經歷了寒食節的雨水洗禮,火已經熄滅,現在只需將凍住的酒糟解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子駿堯夫計劃游覽南園的情景。然而,由于某種原因,作者在洛北被阻,無法與對方一同出行,心情十分失落。作者在回程途中,經歷了寒食節期間的雨水洗禮,感嘆火已經熄滅,需要解開凍住的酒糟,暗喻著寒冷的氣氛和心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作者通過描述自己與子駿堯夫游園的遭遇,展現了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向往。詩中的寒食雨和凍醪醅等意象,增添了詩詞的情感色彩和意境。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美好時光的珍視,同時也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
“潑火既經寒食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íng rì yǔ zhǐ fù zhāo zǐ jùn yáo fū yóu nán yuán
明日雨止復招子駿堯夫游南園
zuó cháo luò běi zǔ yóu péi, chóu chàng zhōng qiáo bàn zuì huí.
昨朝洛北阻游陪,惆悵中橋半醉回。
pō huǒ jì jīng hán shí yǔ, jiě chéng xū bō dòng láo pēi.
潑火既經寒食雨,解酲須撥凍醪醅。
“潑火既經寒食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