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動禪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解動禪心”全詩
移從洛浦遠,濯自錦江深。
傳得巫山貌,非因延壽金。
不須天女散,已解動禪心。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景仁答才元示花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景仁答才元示花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高士閑居的景象,以及他對花的獨特感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高士閑居舊,名花獨步今。
移從洛浦遠,濯自錦江深。
傳得巫山貌,非因延壽金。
不須天女散,已解動禪心。
詩詞的意境表達了一個高尚的人物在寧靜的居所中,欣賞著當代獨一無二的名花。他遠離洛陽的繁華,來到錦江深處,享受著寧靜與自然之美。詩中提到的巫山貌,指的是巫山的景色,這里并非因為延壽金(一種傳說中的寶物)而傳揚開來,而是因為其自然美景而聞名。詩人表示,他并不需要天女撒下花瓣來裝點這個美景,因為他已經通過禪修心境而領悟到了其中的美妙。
這首詩詞通過對高士閑居和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禪修境界的追求。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觀察和內心的體悟,展示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對禪修的理解。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心靈的交融的感悟,給人以寧靜和深思的感受。
“已解動禪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jǐng rén dá cái yuán shì huā tú
和景仁答才元示花圖
gāo shì xián jū jiù, míng huā dú bù jīn.
高士閑居舊,名花獨步今。
yí cóng luò pǔ yuǎn, zhuó zì jǐn jiāng shēn.
移從洛浦遠,濯自錦江深。
chuán dé wū shān mào, fēi yīn yán shòu jīn.
傳得巫山貌,非因延壽金。
bù xū tiān nǚ sàn, yǐ jiě dòng chán xīn.
不須天女散,已解動禪心。
“已解動禪心”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