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食杜門何所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飽食杜門何所事”全詩
鶯燕各歸巢哺子,蛙魚共樂雨添池。
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
飽食杜門何所事,日長偏與睡相宜。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暮春書事呈四舍人》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春書事呈四舍人》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暮春時節的景象,并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感慨。
詩中描述了樹陰初合,苔生暈,花蕊新成蜜滿脾的景象。這些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勃勃的景象。鶯燕各歸巢哺子,蛙魚共樂雨添池,描繪了大自然中各種生物的歡樂和活動,展示了春天的繁榮和生命的延續。
然而,詩人在描繪春天的美景之余,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他說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年華逝去和身體衰老的感嘆。他感嘆時間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兩句“飽食杜門何所事,日長偏與睡相宜”,表達了作者對于安享晚年的態度。他認為在飽食之后,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需要去做,而長日子里,睡眠是最適合的活動。這種態度體現了作者對于安逸和寧靜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和表達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展示了歐陽修對于生命和人生的感慨和思索。
“飽食杜門何所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chūn shū shì chéng sì shè rén
暮春書事呈四舍人
shù yīn chū hé tái shēng yūn, huā ruǐ xīn chéng mì mǎn pí.
樹陰初合苔生暈,花蕊新成蜜滿脾。
yīng yàn gè guī cháo bǔ zi, wā yú gòng lè yǔ tiān chí.
鶯燕各歸巢哺子,蛙魚共樂雨添池。
shào nián chūn wù jīn rú cǐ, lǎo bìng shuāi wēng liǎo bù zhī.
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
bǎo shí dù mén hé suǒ shì, rì zhǎng piān yǔ shuì xiàng yí.
飽食杜門何所事,日長偏與睡相宜。
“飽食杜門何所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