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渺瀰歸別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湘水渺瀰歸別渚”全詩
離魂暗逐明珠佩,遠目偏傷紫桂樓。
湘水渺瀰歸別渚,隴云容與澹新秋。
菖花若有重開日,得見菖花亦自羞。
分類:
《代意》無名氏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代意》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無名氏。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懊惱鴛鴦未白頭,
卻尋遺翠失芳洲。
離魂暗逐明珠佩,
遠目偏傷紫桂樓。
湘水渺瀰歸別渚,
隴云容與澹新秋。
菖花若有重開日,
得見菖花亦自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懊惱和失落之情。鴛鴦未能白首偕老,作者為此感到痛苦。他去尋找曾經遺失的翠羽,卻失去了曾經美麗的芳洲。作者離別之后,靈魂黯然追隨明珠佩,目光遠眺卻受傷于紫桂樓。湘水在迷離中回歸了別離的渚岸,隴云容納著靜謐的新秋。菖花也許會有再次盛開的日子,但如果真的看到菖花再次綻放,作者也會自愧不如。
賞析:
《代意》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內心世界。詩中通過寥寥數語,展現了作者對愛情和離別的痛苦體驗。鴛鴦未能白首偕老,暗示了愛情的破裂和不如意的結局。失去了翠羽的芳洲,象征著曾經的美好回憶已經消逝,給人以無盡的傷感和遺憾。離別的痛苦如同離魂一般追隨在明珠佩后,而遠眺時所受到的傷害則增添了悲傷的色彩。湘水的渺茫和隴云的寧靜,與作者心中別離的情緒相呼應,展示了自然景物與人情感的交融。最后,作者對菖花的自我嘲諷,表達了自己對于再次美好的期望卻又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羞愧。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傳遞出一種深沉而復雜的情感,引發讀者對離別、失落和無奈的思考。
“湘水渺瀰歸別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yì
代意
ào nǎo yuān yāng wèi bái tóu, què xún yí cuì shī fāng zhōu.
懊惱鴛鴦未白頭,卻尋遺翠失芳洲。
lí hún àn zhú míng zhū pèi, yuǎn mù piān shāng zǐ guì lóu.
離魂暗逐明珠佩,遠目偏傷紫桂樓。
xiāng shuǐ miǎo mí guī bié zhǔ, lǒng yún róng yǔ dàn xīn qiū.
湘水渺瀰歸別渚,隴云容與澹新秋。
chāng huā ruò yǒu chóng kāi rì, dé jiàn chāng huā yì zì xiū.
菖花若有重開日,得見菖花亦自羞。
“湘水渺瀰歸別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