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雨濕危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海雨濕危旌”全詩
浮天無盡處,望日計前程。
暫喜孤山出,長愁積水平。
野風飄疊鼓,海雨濕危旌。
異俗知文教,通儒有令名。
還將大戴禮,方外授諸生。
分類:
作者簡介(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送歸中丞使新羅》皇甫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首先,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是《送歸中丞使新羅》。詩詞講述了一個官員被派遣到遙遠的新羅國的故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詔令派遣到新羅的使節,征求使者的觀點。
形容長征途中,觀景多美麗。
太陽照耀著前方,計算著剩余的行程。
暫時歡喜,孤山顯露出來。長期擔憂,湖泊仍然阻礙。
野風吹響著戰鼓,海雨打濕了旗幟。
異國之風薰陶,人們卻很了解文化和教育。
有名的儒學家,被派去教授當地的學生。
他仍然繼續著大戴禮儀,作為方外的代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官員奉命前往新羅國的旅途。在旅途中,他感受到了自然的美麗,但也充滿了憂慮和挑戰。他所經歷的困擾并沒有干擾他向他國傳播文化和教育的使命。詩人通過描寫官員的心境,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對文化交流的希望。
賞析:
這首詩以優美的詞句描寫了官員在前往新羅國的旅途中的心情和所見所聞。詩人通過運用自然景觀和官員的心境來表達自己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對跨文化交流的看法。詩詞樸實而含蓄,抒發了詩人對文化融合和教育傳播的思考。整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展現了他高尚的人格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海雨濕危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uī zhōng chéng shǐ xīn luó
送歸中丞使新羅
zhào shǐ shū fāng yuǎn, cháo yí jiù diǎn xíng.
詔使殊方遠,朝儀舊典行。
fú tiān wú jìn chù, wàng rì jì qián chéng.
浮天無盡處,望日計前程。
zàn xǐ gū shān chū, zhǎng chóu jī shuǐ píng.
暫喜孤山出,長愁積水平。
yě fēng piāo dié gǔ, hǎi yǔ shī wēi jīng.
野風飄疊鼓,海雨濕危旌。
yì sú zhī wén jiào, tōng rú yǒu lìng míng.
異俗知文教,通儒有令名。
hái jiāng dà dài lǐ, fāng wài shòu zhū shēng.
還將大戴禮,方外授諸生。
“海雨濕危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