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昔所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衣裳昔所制”全詩
有在皆舊物,唯爾與此共。
衣裳昔所制,篋笥忍更弄。
朝夕拜空位,繪寫恨少動。
雖死情難遷,合姓義已重。
吾身行將衰,同穴詩可誦。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悲書》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悲書》是宋代梅堯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悲愁快於刀,內割肝腸痛。
悲傷之情如刀割一般,內心割裂,痛苦難忍。
有在皆舊物,唯爾與此共。
周圍的一切都是舊物,唯獨你與我共同面對這份悲傷。
衣裳昔所制,篋笥忍更弄。
曾經制作的衣裳,現在只能忍受著被翻動的篋笥。
朝夕拜空位,繪寫恨少動。
每天早晚拜祭空位,繪畫中的怨恨幾乎沒有變動。
雖死情難遷,合姓義已重。
即使死亡,情感也難以遷移,但合姓的義務已經變得更加重要。
吾身行將衰,同穴詩可誦。
我身體即將衰弱,可以與同穴之人共同吟誦這首詩。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悲傷和痛苦。他描述了自己的心情如同被刀割一般,內心割裂,痛苦難忍。周圍的一切都是舊物,唯獨他與某人共同面對這份悲傷。他回憶起過去制作的衣裳,現在只能忍受著被翻動的篋笥。每天早晚他都會拜祭空位,繪畫中的怨恨幾乎沒有變動。雖然情感難以遷移,但合姓的義務已經變得更加重要。作者感到自己的身體即將衰弱,他希望與同穴之人共同吟誦這首詩,表達內心的悲傷和痛苦。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內心的悲傷和痛苦,展現了他對逝去時光和失去的情感的思考和回憶。同時,詩中的合姓義務也體現了作者對家族和傳統的重視。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衣裳昔所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ēi shū
悲書
bēi chóu kuài yú dāo, nèi gē gān cháng tòng.
悲愁快於刀,內割肝腸痛。
yǒu zài jiē jiù wù, wéi ěr yǔ cǐ gòng.
有在皆舊物,唯爾與此共。
yī shang xī suǒ zhì, qiè sì rěn gèng nòng.
衣裳昔所制,篋笥忍更弄。
zhāo xī bài kōng wèi, huì xiě hèn shǎo dòng.
朝夕拜空位,繪寫恨少動。
suī sǐ qíng nán qiān, hé xìng yì yǐ zhòng.
雖死情難遷,合姓義已重。
wú shēn xíng jiāng shuāi, tóng xué shī kě sòng.
吾身行將衰,同穴詩可誦。
“衣裳昔所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