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應辭苦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少不應辭苦節”全詩
蒿萊織妾晨炊黍,隅落耕童夕放牛。
年少不應辭苦節,諸生若遇亦封侯。
分類:
作者簡介(嚴維)
嚴維(生卒年未詳),約唐肅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紹興)人。初隱居桐廬,與劉長卿友善。唐玄宗天寶(742—756)中,曾赴京應試,不第。肅宗至德二年,以“詞藻宏麗”進士及第。心戀家山,無意仕進,以家貧至老,不能遠離,授諸暨尉。時年已四十余。后歷秘書郎。代宗大歷(766—779)間,嚴中丞節度河南(嚴郢為河南尹,維時為河南尉),辟佐幕府。遷余姚令。終右補闕。官終秘書郎。
《送薛居士和州讀書》嚴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薛居士和州讀書
孤云獨鶴共悠悠,
萬卷經書一葉舟。
楚地巢城民舍少,
煙村社樹鷺湖秋。
蒿萊織妾晨炊黍,
隅落耕童夕放牛。
年少不應辭苦節,
諸生若遇亦封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送薛居士和州讀書
空曠的云和獨自飛翔的鶴都漫無目的地飄蕩,
一葉小舟載著萬卷經書。
巢城的楚地房舍稀少,
煙村的社樹上秋風下鷺鳥嬉戲。
貧窮的人家的女子在早晨魯莽地用蒿萊編織草席,
偏僻的農舍的農民孩子在黃昏時放牛歸來。
年輕人不應該守縮苦難的節日,
讀書之士若機遇到同樣有才學的人,也能成為封侯。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嚴維在唐代末期寫的。詩中描繪了一個寂靜而恬淡的讀書境界,表達了詩人對忠于內心信仰的人的贊美。
首兩句“空曠的云和獨自飛翔的鶴都漫無目的地飄蕩,一葉小舟載著萬卷經書。”描述了忠于內心追求的人們的孤獨和遠行,他們身上沒有負累,只帶著一葉小舟,盡力追求知識和智慧。
接著,詩人敘述了一個與塵世脫離的地方,房舍稀少,社樹上的鷺鳥在秋風中嬉戲。形容了一片安詳祥和的景色。
最后兩句“貧窮的人家的女子在早晨魯莽地用蒿萊編織草席,偏僻的農舍的農民孩子在黃昏時放牛歸來。年輕人不應該守縮苦難的節日,讀書之士若機遇到同樣有才學的人,也能成為封侯。”表達了年輕人應該有追求的勇氣和決心,只要遇到機遇,就有可能獲得成功。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恬淡的意境表現了忠于內心追求的讀書人的自由與豁達,以及他們面對困難時堅持不懈的精神。贊美了這種追求知識和智慧的品質,鼓勵年輕人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
“年少不應辭苦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uē jū shì hé zhōu dú shū
送薛居士和州讀書
gū yún dú hè gòng yōu yōu, wàn juǎn jīng shū yī yè zhōu, chǔ dì cháo chéng mín shě shǎo,
孤云獨鶴共悠悠,萬卷經書一葉舟,楚地巢城民舍少,
yān cūn shè shù lù hú qiū.
煙村社樹鷺湖秋。
hāo lái zhī qiè chén chuī shǔ, yú luò gēng tóng xī fàng niú.
蒿萊織妾晨炊黍,隅落耕童夕放牛。
nián shào bù yīng cí kǔ jié, zhū shēng ruò yù yì fēng hóu.
年少不應辭苦節,諸生若遇亦封侯。
“年少不應辭苦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