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安得有輕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肉身安得有輕時”全詩
耄智自知無益處,肉身安得有輕時。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荔枝龍眼二絕》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荔枝龍眼二絕》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劉克莊。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食觀本草豈非癡,
二果甘滋可養脾。
耄智自知無益處,
肉身安得有輕時。
詩意:
這首詩詞探討了人的生命和自然界的變化。詩人在品味荔枝和龍眼這兩種水果時,思考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逝。他認為,對于一個理智的人來說,追求美食和享樂并不能帶來真正的益處。即使我們嘗盡了美味,我們的身體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老衰弱,無法保持年輕輕盈的狀態。
賞析:
1. 該詩使用了荔枝和龍眼這兩種水果作為象征,通過品味水果來表達對生命的思考。荔枝和龍眼在中國文化中常常被視為珍貴的水果,象征著美味和享受。詩人通過這兩種水果來引發讀者對生命短暫和變化的思考。
2. 詩中提到"食觀本草豈非癡",表達了詩人對追求享受和美食的質疑態度。他認為,過度追求物質享受只會使人迷失本真,失去對真正有益的事物的認識。
3. 詩人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歲月流轉的思考。他意識到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會逐漸變得衰弱,不再輕盈。這里體現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年輕時光的懷念。
4. 詩詞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美食與真正的益處相對照,突出了詩人對追求享樂的質疑。通過對食物的品味和思考,詩人引導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總體而言,該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短暫和物質追求的思考。通過描繪荔枝和龍眼這兩種水果的滋味和象征意義,詩人傳達了對于追求享樂的審慎態度,并呼喚人們珍惜時間和珍視真正有益的事物。
“肉身安得有輕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ì zhī lóng yǎn èr jué
荔枝龍眼二絕
shí guān běn cǎo qǐ fēi chī, èr guǒ gān zī kě yǎng pí.
食觀本草豈非癡,二果甘滋可養脾。
mào zhì zì zhī wú yì chù, ròu shēn ān dé yǒu qīng shí.
耄智自知無益處,肉身安得有輕時。
“肉身安得有輕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