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于朝士賜香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于朝士賜香羅”全詩
華似莊農加盛服,清于朝士賜香羅。
儒衣曾有髠鉗者,公袞其如跋疐何。
皂緣黃紽安且吉,不妨藉草更眠莎。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唐衣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唐衣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兩位詩人之間的對比,以及詩人對于唐代衣冠的向往和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傳來兩個詩翁像,
吾制冠裳略放他。
華似莊農加盛服,
清于朝士賜香羅。
儒衣曾有髠鉗者,
公袞其如跋疐何。
皂緣黃紽安且吉,
不妨藉草更眠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兩位詩人的對比,表達了劉克莊對唐代文人風采和衣冠華麗的向往之情。首先,詩人傳聞得知有兩位詩人的形象,與他相比,他的冠裳制作得稍微簡樸一些。詩人將自己的冠裳與那兩位詩人相比較,暗示自己并不妄自菲薄,而是在追求一種不同的風格。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那兩位詩人華麗的服飾,華貴如莊稼大臣,比起官員所賜的香羅綢緞更加清雅高貴。
接著,詩人提到了曾經有些儒生穿著儒衣被人剪去邊角的情景,問題是為什么這些儒生不像那兩位詩人一樣自由自在地穿著華麗的衣服呢?這里的“公袞”指的是儒生的衣服,而“跋疐”則表示儒生的行動受到了限制。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詩人自己的衣著,用皂衣和黃綾來形容,表示自己的衣著樸素,沒有華麗的外觀,但安逸而吉祥。詩人表示自己不介意借助自然環境,比如藉草作床來獲得更舒適的休息。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和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唐代衣冠華麗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儒生束縛和自由自在生活的思考。詩人通過對不同服飾的描繪,展示了衣著的象征意義,以及對自由、自在和寧靜生活的追求。
“清于朝士賜香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g yī èr shǒu
唐衣二首
chuán lái liǎng gè shī wēng xiàng, wú zhì guān shang lüè fàng tā.
傳來兩個詩翁像,吾制冠裳略放他。
huá shì zhuāng nóng jiā shèng fú, qīng yú cháo shì cì xiāng luó.
華似莊農加盛服,清于朝士賜香羅。
rú yī céng yǒu kūn qián zhě, gōng gǔn qí rú bá zhì hé.
儒衣曾有髠鉗者,公袞其如跋疐何。
zào yuán huáng tuó ān qiě jí, bù fáng jí cǎo gèng mián shā.
皂緣黃紽安且吉,不妨藉草更眠莎。
“清于朝士賜香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