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馀黃室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馀黃室主”全詩
獨馀黃室主,不肯面新都。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詠一百首·平后》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詠一百首·平后》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歆已作佐命,雄甘為大夫。
獨馀黃室主,不肯面新都。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的身份與地位的思考和抉擇。詩中提到了兩個不同的角色,"佐命"和"大夫",它們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定位。"佐命"意味著為君主輔佐,是一種尊貴而重要的職位。而"大夫"則指的是地位較低的官員,相對來說不那么顯赫。在這兩種身份中,作者似乎更傾向于選擇"佐命"的角色。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不同身份與地位的對比,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選擇。詩中的"佐命"與"大夫"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生活軌跡,一個是高貴而崇高的職位,一個是相對較低的地位。作者用"歆已作佐命"來形容自己已經成為一位輔佐君主的官員,這種身份給予了他崇高的榮譽與使命感。然而,他同時也表達了對于"大夫"地位的感慨和不愿意接受這種角色的態度。
詩的最后兩句"獨馀黃室主,不肯面新都",表明了作者對于改變的抵觸態度。"黃室主"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后代,代表著一種傳統的血脈和身份。"新都"則暗示著時代的變遷和新的政治中心。通過用詩中的這兩個形象,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于時代變遷的回避和對傳統身份的堅守。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于個人身份和社會地位的思考和選擇。他在權衡兩種角色時,傾向于選擇更高貴、有使命感的身份,同時對于時代的變遷和新的身份表示了抵觸和堅守。這首詩通過對個人情感和社會背景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于個人價值與社會角色的認知和思考。
“獨馀黃室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ǒng yī bǎi shǒu píng hòu
雜詠一百首·平后
xīn yǐ zuò zuǒ mìng, xióng gān wèi dài fū.
歆已作佐命,雄甘為大夫。
dú yú huáng shì zhǔ, bù kěn miàn xīn dū.
獨馀黃室主,不肯面新都。
“獨馀黃室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