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曾蹴龍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昔曾蹴龍象”全詩
敢以一只口,當吾七尺軀。
□生形猥瑣,撲殺血模糊。
欲換秋衣著,渠猶戀布襦。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蚊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劉克莊的《蚊二首》。這首詩以幽默的筆調表達了作者對蚊子的無奈和憤怒之情。由于有缺失的字句,我將盡力分析詩意和賞析,但可能會對整體理解產生一些影響。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的解析:
《蚊二首》
昔曾蹴龍象,而況爾區區。
敢以一只口,當吾七尺軀。
□生形猥瑣,撲殺血模糊。
欲換秋衣著,渠猶戀布襦。
詩詞的中文譯文:
過去曾經踢過龍象,更何況你這區區蚊子。
你敢用一個口,與我這七尺身軀對抗。
你的生存形態卑微,撲殺后血跡斑斑。
我想換上秋衣,可你還舍不得布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戲謔的語氣表達了作者對蚊子的諷刺和不滿。首先,作者提到自己曾經踢過龍象,強調自己的力量和威嚴。然后,作者嘲諷蚊子,稱其為區區之物,僅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昆蟲。雖然蚊子體型渺小,卻敢與作者的七尺高大身軀對抗,這種對比營造了一種幽默的氛圍。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缺失的字句,無法準確理解。然而,從下文可以推測,蚊子被作者打死后,血液弄臟了衣服,這一情景表達了作者對蚊子的憤怒。最后兩句詩描述了作者想要換上新的秋衣,但蚊子似乎還留戀著作者的舊衣服,這也是一種幽默的描寫。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夸張和幽默的手法,以小昆蟲與人的對比來表達作者對蚊子的不滿和憤怒。詩中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將平凡的蚊子與偉大的龍象和作者的高大身軀進行對比,形成了一種諷刺的效果。這首詩對于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進行了幽默的刻畫,展示了作者的機智和幽默感。
“昔曾蹴龍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èr shǒu
蚊二首
xī céng cù lóng xiàng, ér kuàng ěr qū qū.
昔曾蹴龍象,而況爾區區。
gǎn yǐ yì zhī kǒu, dāng wú qī chǐ qū.
敢以一只口,當吾七尺軀。
shēng xíng wěi suǒ, pū shā xuè mó hu.
□生形猥瑣,撲殺血模糊。
yù huàn qiū yī zhe, qú yóu liàn bù rú.
欲換秋衣著,渠猶戀布襦。
“昔曾蹴龍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