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山合著后溪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茗山合著后溪銘”全詩
定蜀論功誰第一,茗山合著后溪銘。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送范漕赴召八絕》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范漕赴召八絕》
急符喚出雅州丁,
刀染紅巾血雨腥。
定蜀論功誰第一,
茗山合著后溪銘。
中文譯文:
急信召喚出雅州的范漕,
刀劍染紅了他的巾幗,血雨腥風。
決定誰是在蜀地立下最大功績的人,
茗山的名字將與后溪銘刻在一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洪咨夔所作,題為《送范漕赴召八絕》。詩中描繪了一幅戰亂時期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忠誠、勇敢和英雄主義的贊美。
詩的開頭寫道,急信傳喚出雅州的范漕。范漕可能是一個勇敢的將領或士兵,他在緊急的情況下受到召喚,表示他將前往執行一項重要任務。
接著,詩人描述了激烈的戰斗場面。刀劍染紅了范漕的巾幗,血雨腥風意味著戰場上的殘酷和血腥。這些描寫表現了范漕所面對的艱難和危險,以及他為國家而奮斗的決心和勇氣。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功績的評價和紀念。"定蜀"指的是評定在蜀地(指蜀地戰場)立下最大功績的人。詩人問道,誰是第一位功勛卓著的人物?"茗山"和"后溪銘"是指將這位英雄的名字刻在茗山和后溪之間,永遠銘記他的功績。
整首詩通過描繪范漕的忠誠和勇敢,贊美了他的英雄氣概。同時,詩人也通過戰爭的描寫,展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殘酷。這首詩呈現了宋代時期軍人的艱辛和忠誠,并表達了對那些為國家而戰的英雄的敬意和紀念。
“茗山合著后溪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fàn cáo fù zhào bā jué
送范漕赴召八絕
jí fú huàn chū yǎ zhōu dīng, dāo rǎn hóng jīn xuè yǔ xīng.
急符喚出雅州丁,刀染紅巾血雨腥。
dìng shǔ lùn gōng shuí dì yī, míng shān hé zhe hòu xī míng.
定蜀論功誰第一,茗山合著后溪銘。
“茗山合著后溪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