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煙川三百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掌上煙川三百里”全詩
掌上煙川三百里,蜀都風物似吳都。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青渠追和宋金都壁間韻》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青渠追和宋金都壁間韻》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短亭放腳小軒渠,
從險趨平本一涂。
掌上煙川三百里,
蜀都風物似吳都。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景色如畫的田園風光。短亭、放腳、小軒和渠道構成了一幅平和宜人的畫面。盡管沿途有一些險要的地方,但最終它們都通向平坦的土地。整個地區煙霧彌漫,延伸三百里,使得這片土地的景色宛如蜀地一般美麗,仿佛置身于吳地(指江南地區)一般。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宜人的農村景色。短亭、放腳、小軒等詞語形象地描述了農村的小景點,給人一種親切和舒適的感覺。通過描述從險要地區到平坦土地的轉變,詩人表達了人們努力克服困難、追求平和生活的愿望。掌上煙川的描繪增加了詩詞的視覺效果,使讀者感受到遠處的美景。最后一句“蜀都風物似吳都”則表達了作者對這片土地之美的贊嘆,將其與江南地區(吳都)的美景相提并論。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一幅宜人和平和的農村景象。詩人以淡雅的筆調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平和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既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又體現了他們對安寧和平的追求。
“掌上煙川三百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qú zhuī hé sòng jīn dōu bì jiān yùn
青渠追和宋金都壁間韻
duǎn tíng fàng jiǎo xiǎo xuān qú, cóng xiǎn qū píng běn yī tú.
短亭放腳小軒渠,從險趨平本一涂。
zhǎng shàng yān chuān sān bǎi lǐ, shǔ dōu fēng wù shì wú dōu.
掌上煙川三百里,蜀都風物似吳都。
“掌上煙川三百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