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占列象候璿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占列象候璿璣”全詩
風細爐熏搖穗直,日長漏箭出花稀。
九重旰食圖無逸,四塞宵征賦采薇。
愛國書生心更苦,夜占列象候璿璣。
分類:
作者簡介(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詩人,漢族人。字舜俞,號平齋。於潛(今屬浙江臨安縣)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如皋主簿,尋為饒州教授。作《大治賦》,受到樓鑰賞識。著作有《春秋說》3卷、《西漢詔令攬鈔》等。
《和何特夫見寄》洪咨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何特夫見寄》是宋代洪咨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從萬里蜀天歸,
御柳藏鴉絮又飛。
風細爐熏搖穗直,
日長漏箭出花稀。
九重旰食圖無逸,
四塞宵征賦采薇。
愛國書生心更苦,
夜占列象候璿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旅人從蜀地(現在的四川)歸來的景象。蜀地的風景美麗,但是人們的生活卻艱辛。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形勢和自身所處環境的思考和感受。作者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反映了社會和個人的困境,以及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關切。
賞析:
1. 詩中的“人從萬里蜀天歸”,表達了作者旅居他鄉的身份,展現了旅人歸鄉的喜悅和思鄉之情。
2. “御柳藏鴉絮又飛”,描述了春天的景象,細膩地描繪了風吹動柳樹和飛舞的鴉絮,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和變化。
3. “風細爐熏搖穗直,日長漏箭出花稀”,通過對細風、長日的描繪,表現了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變遷,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4. “九重旰食圖無逸,四塞宵征賦采薇”,描寫了社會中的困苦和辛勞,九重旰食指的是帝王居所中的聚餐,四塞宵征指的是邊關守夜和征戰的辛苦。這些描寫傳遞了社會的艱辛和人民的辛勤勞作。
5. “愛國書生心更苦,夜占列象候璿璣”,表達了作者作為一名愛國的知識分子,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未來的期望。列象候璿璣是指觀測星象,預測吉兇的行為,意味著作者希望通過智慧和學識來為國家盡一份力量。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景物描寫和寓意表達了洪咨夔對社會和國家現狀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對國家和人民的關切和熱愛。
“夜占列象候璿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é tè fū jiàn jì
和何特夫見寄
rén cóng wàn lǐ shǔ tiān guī, yù liǔ cáng yā xù yòu fēi.
人從萬里蜀天歸,御柳藏鴉絮又飛。
fēng xì lú xūn yáo suì zhí, rì zhǎng lòu jiàn chū huā xī.
風細爐熏搖穗直,日長漏箭出花稀。
jiǔ zhòng gàn shí tú wú yì, sì sāi xiāo zhēng fù cǎi wēi.
九重旰食圖無逸,四塞宵征賦采薇。
ài guó shū shēng xīn gèng kǔ, yè zhàn liè xiàng hòu xuán jī.
愛國書生心更苦,夜占列象候璿璣。
“夜占列象候璿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