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懶著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窗懶著書”出自唐代戴叔倫的《口號》,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hán chuāng lǎn zhù shū,詩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寒窗懶著書”全詩
《口號》
白發千莖雪,寒窗懶著書。
最憐吟苜蓿,不及向桑榆。
最憐吟苜蓿,不及向桑榆。
分類:
作者簡介(戴叔倫)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口號》戴叔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口號》是唐代詩人戴叔倫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述了詩人衰老之后的生活狀態,表達了他對養老晚景的感慨和不滿。
詩中寫到了詩人白發如雪,形容他已經年老,年華已逝。寒窗懶著書,表示他已經失去了讀書的興趣和精力,變得懶散無所事事。最后兩句“最憐吟苜蓿,不及向桑榆。”則表達了詩人對養老晚景的不滿。吟苜蓿意味著他只能發出無聲的嘆息,此時的他已經無法像桑樹那樣向陽伸展。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老年生活的不滿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白發、寒窗、苜蓿、桑榆等形象的運用,為整首詩增添了一種淡淡的憂傷和落寞的氣息。通過描繪詩人自身的衰老和無奈,喚起讀者對養老晚景的思考和共鳴。
詩意深遠,表達了人生的無奈和對養老晚景的不滿,生動而感人。體現了唐代詩歌的特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意境和情感。被譽為一首雖短而意境深遠的佳作。
“寒窗懶著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ǒu hào
口號
bái fà qiān jīng xuě, hán chuāng lǎn zhù shū.
白發千莖雪,寒窗懶著書。
zuì lián yín mù xu, bù jí xiàng sāng yú.
最憐吟苜蓿,不及向桑榆。
“寒窗懶著書”平仄韻腳
拼音:hán chuāng lǎn zhù shū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寒窗懶著書”的相關詩句
“寒窗懶著書”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寒窗懶著書”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寒窗懶著書”出自戴叔倫的 《口號》,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