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春江草外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見春江草外山”全詩
蜀岡朝雨如輕霧,不見春江草外山。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出城三首》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出城三首》。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故國龍舟休水調,
高城雉堞尚云間。
蜀岡朝雨如輕霧,
不見春江草外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離開故鄉出城游玩的情景。詩人首先提到故國的龍舟停止了劃水的聲音,暗示著故國的景象已經改變,不再是繁忙和熱鬧的樣子。接著,詩人描述了高城的雉堞,它們似乎仍然在云間,高聳入云,給人以一種寧靜和遙遠的感覺。然后,詩人描述了蜀岡朝露的景象,雨水輕柔地降落在山頭,猶如薄霧一般,而不是春江草地外的山峰景色。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故國景象的描繪,表達了離鄉別井之后的思鄉之情。詩人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展示了他對故鄉景色的懷念和對離開家園的感慨。詩中的故國龍舟休水調、高城雉堞尚云間等描寫,通過對景物的獨特刻畫,傳達出一種離鄉之后的孤寂和對故鄉的渴望之情。蜀岡朝雨如輕霧、不見春江草外山的描寫,則進一步強調了詩人遠離家鄉的遙遠感和對故土的眷戀之情。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塑造了一幅離鄉背井的壯美景象,使讀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并引發對家鄉的回憶和思考。
“不見春江草外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chéng sān shǒu
出城三首
gù guó lóng zhōu xiū shuǐ diào, gāo chéng zhì dié shàng yún jiān.
故國龍舟休水調,高城雉堞尚云間。
shǔ gāng zhāo yǔ rú qīng wù, bú jiàn chūn jiāng cǎo wài shān.
蜀岡朝雨如輕霧,不見春江草外山。
“不見春江草外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