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聊破一壚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妨聊破一壚春”全詩
目斷白衣檐酒闃,何妨聊破一壚春。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東皋十首》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皋十首》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的中文譯文是:
李君禪味詩情里,
解作黃金不潤身。
目斷白衣檐酒闃,
何妨聊破一壚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名叫李君禪的人,他對詩情有著深刻的體味,但他覺得詩情如同黃金一樣無法滋潤自己的身體。詩中提到了"目斷白衣檐酒闃",意思是他望著遠處,看不到白衣的人和酒店,表示他身處清靜的地方,與塵世繁華隔絕。最后兩句"何妨聊破一壚春"表達了他不妨打破這種境遇,享受一把春天的美好。
整首詩表達了李君禪對于詩情的欣賞與體味,但他認為詩情無法帶給他實際的滿足,像黃金一樣對他的生活沒有直接的改變。他置身于清靜的環境中,與世隔絕,但他也希望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獲得一些快樂和享受,不妨盡情地欣賞春天的美好。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詩人的內心獨白,表達了對詩情的思考和對現實生活的對比。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和對比手法,如黃金與身體的對比,白衣檐與酒闃的描寫,以及清靜與春天的對比,形成了一種深深的思索和情感的交融。整體而言,這首詩詞給人一種深沉而內斂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于現實生活的一種追求和希望。
“何妨聊破一壚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gāo shí shǒu
東皋十首
lǐ jūn chán wèi shī qíng lǐ, jiě zuò huáng jīn bù rùn shēn.
李君禪味詩情里,解作黃金不潤身。
mù duàn bái yī yán jiǔ qù, hé fáng liáo pò yī lú chūn.
目斷白衣檐酒闃,何妨聊破一壚春。
“何妨聊破一壚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