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律更成十二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六律更成十二宮”全詩
一時畫諾雖云舊,此日都俞本自公。
松竹經霜俱不改,鹽梅共鼎固非同。
一篇和遍東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宮。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門下劉侍郎直宿寄蘇左丞》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門下劉侍郎直宿寄蘇左丞》是宋代文學家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雷雨連年起臥龍,
穆然臺閣有清風。
一時畫諾雖云舊,
此日都俞本自公。
松竹經霜俱不改,
鹽梅共鼎固非同。
一篇和遍東西府,
六律更成十二宮。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寫給劉侍郎的回詩。詩中描繪了雷雨連年的景象,以及在臺閣中吹來的清風。蘇轍表達了對劉侍郎的贊賞和敬意,稱他的才學和品德都像古代賢臣公俞一樣卓越。詩人通過描寫松竹經霜而不改和鹽梅共鼎固不同的意象,表達了對劉侍郎的欣賞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轍希望劉侍郎的詩篇能在東西府中廣為傳頌,將他的才華發揚光大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古代人物來表達詩人對劉侍郎的贊賞之情。雷雨連年的起伏景象象征著世事的變幻無常,而臺閣中的清風則給人以寧靜悠遠之感。詩人通過這兩種景象的對比,抒發了對劉侍郎品德和才學的敬佩之情。
詩中提到的"都俞"是指古代賢臣公俞,將劉侍郎與公俞相提并論,是對他高度的評價。松竹經霜而不改,鹽梅共鼎固非同,表達了劉侍郎品格堅貞、才華不凡的意味。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轍希望劉侍郎的詩篇能廣為流傳的愿望。"東西府"指的是朝廷的東西兩府,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兩個重要機構,希望劉侍郎的才華能在這里得到廣泛傳頌。"六律更成十二宮"則是指劉侍郎的詩篇能在文壇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才華能輝映于眾。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表達了對劉侍郎品德和才學的贊賞之情,并寄予了對他未來發展的希望和祝愿。
“六律更成十二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mén xià liú shì láng zhí sù jì sū zuǒ chéng
次韻門下劉侍郎直宿寄蘇左丞
léi yǔ lián nián qǐ wò lóng, mù rán tái gé yǒu qīng fēng.
雷雨連年起臥龍,穆然臺閣有清風。
yī shí huà nuò suī yún jiù, cǐ rì dōu yú běn zì gōng.
一時畫諾雖云舊,此日都俞本自公。
sōng zhú jīng shuāng jù bù gǎi, yán méi gòng dǐng gù fēi tóng.
松竹經霜俱不改,鹽梅共鼎固非同。
yī piān hé biàn dōng xī fǔ, liù lǜ gèng chéng shí èr gōng.
一篇和遍東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宮。
“六律更成十二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