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勝斑竹與紅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雖勝斑竹與紅藤”出自宋代魏野的《謝益州司理劉大著寄惠筇竹杖》,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suī shèng bān zhú yǔ hóng téng,詩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雖勝斑竹與紅藤”全詩
《謝益州司理劉大著寄惠筇竹杖》
雖勝斑竹與紅藤,絕遠羸軀豈易憑。
爭得化龍歸錦水,老身騎去見心朋。
爭得化龍歸錦水,老身騎去見心朋。
分類:
《謝益州司理劉大著寄惠筇竹杖》魏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謝益州司理劉大著寄惠筇竹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魏野。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雖勝斑竹與紅藤,
絕遠羸軀豈易憑。
爭得化龍歸錦水,
老身騎去見心朋。
詩意:
這首詩詞是魏野致信給益州司理劉大著的一首贈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友情的珍重之情。詩中通過對竹杖的比喻,抒發了詩人心中的感慨和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虛實相生的手法,以竹杖作為隱喻,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劉大著的思念和敬意。詩的前兩句寫出了竹杖的高潔和純正,與普通的斑竹和紅藤相比,更勝一籌。接著詩人以此隱喻自己離別友人的艱辛,表示離別之際,身體羸弱,很難再靠著竹杖行走。
詩的后兩句寫出了詩人希望能夠重新相聚的愿望。化龍歸錦水是指希望能夠得到一種轉變,歸于錦水之中,也可以理解為希望能夠得到美好的回報。老身騎去見心朋則表達了詩人愿意克服困難,不顧年老體弱,親自駕馭車馬前往見友之意。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情深切的思念和珍重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在離別之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通過竹杖的隱喻,詩人抒發了自己的情感,使詩詞更加含蓄深遠。
“雖勝斑竹與紅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è yì zhōu sī lǐ liú dà zhe jì huì qióng zhú zhàng
謝益州司理劉大著寄惠筇竹杖
suī shèng bān zhú yǔ hóng téng, jué yuǎn léi qū qǐ yì píng.
雖勝斑竹與紅藤,絕遠羸軀豈易憑。
zhēng de huà lóng guī jǐn shuǐ, lǎo shēn qí qù jiàn xīn péng.
爭得化龍歸錦水,老身騎去見心朋。
“雖勝斑竹與紅藤”平仄韻腳
拼音:suī shèng bān zhú yǔ hóng téng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雖勝斑竹與紅藤”的相關詩句
“雖勝斑竹與紅藤”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雖勝斑竹與紅藤”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雖勝斑竹與紅藤”出自魏野的 《謝益州司理劉大著寄惠筇竹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