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兩天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興亡兩天土”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句》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句》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興亡兩天土,
寸寸是關山。
借問誰家子,
河山有幾般?
這首詩詞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興亡和人民疾苦的思考和感慨。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意:
詩詞通過對國家興亡和大地滄桑的描繪,表達了作者的憂國憂民之情。作者以簡練的文字勾勒出歷史的變遷和山川的變化,通過寥寥幾句表達出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關切,并借問世人,誰能解答這一切的變幻和沉浮。
賞析:
1. 興亡兩天土:這句詩以簡練的語言直接表達了國家的興衰榮辱。"興亡"指代國家的興盛與衰敗,"兩天土"則象征著大地,意味著國家的命運與土地緊密相連。
2. 寸寸是關山:這句詩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表達了山川的無限遼闊和世事的無常。"寸寸"表示每一寸土地都關乎國家的命運,"關山"則象征著戰爭和分野,暗示著人世間的紛爭和變幻。
3. 借問誰家子,河山有幾般:這兩句表達了作者的疑問和呼喚。作者借問世人,誰能解答這一切的變幻和沉浮,誰能告訴他這片河山到底經歷了多少風雨和起伏。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而意味深長的詞句,展現了作者對國家興亡和人民命運的關切之情。他以寥寥幾字勾勒出歷史的變遷和山河的滄桑,表達出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思考和反思。這首詩詞在表達深刻思考的同時,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引發讀者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關注和思索。
“興亡兩天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xīng wáng liǎng tiān tǔ.
興亡兩天土。
“興亡兩天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