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困泥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依舊困泥塵”全詩
精神迎刺史,景物為行人。
羃轣梁山外,飄流洛水濱。
十年門下客,依舊困泥塵。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過同州遇雪贈毌清臣》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同州遇雪贈毌清臣》是一首宋代張舜民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左輔沙如水,
長春柳未勻。
精神迎刺史,
景物為行人。
羃轣梁山外,
飄流洛水濱。
十年門下客,
依舊困泥塵。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經過同州時遇到雪景,以及他對友人毌清臣的贈詩。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思緒和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以作者的情感表達為主線,展現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逐句進行分析:
1. "左輔沙如水":這句描繪了左輔的沙地像水一樣廣闊,可能指的是雪后的沙地被覆蓋,形成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2. "長春柳未勻":長春柳指的是柳樹的一種,"未勻"表示柳樹的枝條還沒有完全長滿。這句表達了雪后的景象,柳樹枝條上還殘留著雪花。
3. "精神迎刺史":這句表達了作者對刺史的敬佩和歡迎之情,可能是作者在同州遇到了刺史,感受到了他的威嚴和精神風貌。
4. "景物為行人":這句表達了作者在行走中觀察到的景物,以及這些景物對行人的獨特意義。作者通過描繪景物,展示了自己對自然的敏感和感悟。
5. "羃轣梁山外":這句描繪了作者所處的地方,可能是指作者離開了梁山,遠離熟悉的環境。"羃轣"表示困頓、困惑的樣子。
6. "飄流洛水濱":這句暗示了作者的流浪之情,洛水是指洛陽的水,作者在洛水邊漂泊流浪。
7. "十年門下客":這句表達了作者作為門下客人的身份。"門下客"是指在官府或學院中學習的學生或職員,作者可能在某個地方長期學習或任職已有十年之久。
8. "依舊困泥塵":這句表達了作者仍然被塵世的瑣碎所困擾,不能擺脫塵俗之事。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行程中遇到雪景的感受,以及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迷茫和對友情的留戀。整首詩詞意境清新,情感真摯,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依舊困泥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tóng zhōu yù xuě zèng guàn qīng chén
過同州遇雪贈毌清臣
zuǒ fǔ shā rú shuǐ, cháng chūn liǔ wèi yún.
左輔沙如水,長春柳未勻。
jīng shén yíng cì shǐ, jǐng wù wèi xíng rén.
精神迎刺史,景物為行人。
mì lì liáng shān wài, piāo liú luò shuǐ bīn.
羃轣梁山外,飄流洛水濱。
shí nián mén xià kè, yī jiù kùn ní chén.
十年門下客,依舊困泥塵。
“依舊困泥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