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幾悲殘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隱幾悲殘漏”全詩
潯陽真有后,彭澤善貽謀。
隱幾悲殘漏,回頭見急流。
便須移醉石,偃臥北窗幽。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佚老堂為陶敏宣德題》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佚老堂為陶敏宣德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舜民。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未老剛稱老,言休即便休。
潯陽真有后,彭澤善貽謀。
隱幾悲殘漏,回頭見急流。
便須移醉石,偃臥北窗幽。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作者以佚老堂為題,表明自己已經老去,但仍然不愿意接受老去的事實。他說未老的時候剛剛被稱為老,一旦說休止就休止了,暗示人生的短暫和轉瞬即逝。詩中提到的潯陽、彭澤是地名,用來表示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作者稱贊彭澤的人善于貽謀,意味著那些有智慧和才能的人能夠在時光中留下他們的足跡。
詩中還描繪了一種離愁別緒的情景。作者坐在隱幾旁,悲嘆時間的流失,漏聲像在催促他。當他回頭一看,卻發現時間已經匆匆流去,像急流般一去不返。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逃避現實的愿望。他希望能夠移動醉石,躺在北窗的幽靜之處,暫時逃避現實的煩惱和壓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自己年老的認知,作者反思人生的無常和瞬息即逝。他的描寫充滿了離愁別緒和對時光流逝的憂慮,同時又流露出一種對逃避現實的渴望。
詩中的潯陽、彭澤等地名雖然沒有具體的敘述,但通過地名的引用,詩中融入了對歷史和人事變遷的暗示,給詩詞增添了一種深遠的意境。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時光的思考和情感的抒發,傳達了人生短暫和時光流逝的主題。同時,通過對逃避現實的想象,也表達了一種對寧靜和安逸的向往。這首詩詞通過自然的描寫和流暢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和時光的深刻思考,給人以啟迪和共鳴。
“隱幾悲殘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lǎo táng wèi táo mǐn xuān dé tí
佚老堂為陶敏宣德題
wèi lǎo gāng chēng lǎo, yán xiū jí biàn xiū.
未老剛稱老,言休即便休。
xún yáng zhēn yǒu hòu, péng zé shàn yí móu.
潯陽真有后,彭澤善貽謀。
yǐn jǐ bēi cán lòu, huí tóu jiàn jí liú.
隱幾悲殘漏,回頭見急流。
biàn xū yí zuì shí, yǎn wò běi chuāng yōu.
便須移醉石,偃臥北窗幽。
“隱幾悲殘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