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鷗盟在未應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鷗盟在未應寒”全詩
烏鵲信傳知漸近,白鷗盟在未應寒。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和宋永兄罷官還家途中見寄四絕》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宋永兄罷官還家途中見寄四絕》是宋代黃公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年惠政留巖邑,
千里歸舟犯惡灘。
烏鵲信傳知漸近,
白鷗盟在未應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途中與朋友宋永相見時的情景。作者曾經為政三年,施行了許多有益于民眾的政策,現在他返回故鄉,途中遭遇了許多艱難困苦。然而,烏鵲傳來的消息告訴作者,他的朋友宋永已經得知他的歸來,并向他發送了問候和友誼的表示。烏鵲作為信使,傳遞了友情的信息,預示著友誼的日益親近。白鷗在寒冷的季節中結成盟約,象征著友誼的堅固和持久。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歸鄉途中的艱辛和友情的傳遞,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歸家的期盼。詩中的意象和比喻運用獨特,給人以深遠的思考。
首先,作者以三年惠政留巖邑來描述自己的政績和對民眾的關懷,顯示了他為官時的努力和奉獻。然而,歸舟犯惡灘的描寫暗示了他在歸途中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形象地表達了歸鄉路上的曲折和坎坷。
其次,烏鵲信傳知漸近的描寫展示了友情的傳遞和日益親近。烏鵲作為傳遞消息的信使,象征著友誼的紐帶,它傳遞了宋永對作者的問候和關心,預示著兩人之間的友誼越來越親密。
最后,白鷗盟在未應寒的意象給人以希望和力量。白鷗在寒冷的季節中結成盟約,象征著友誼的堅固和持久。這個意象傳遞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也寄托了對歸家之路的希望和勇氣。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描繪艱辛的旅途和友情的傳遞,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歸家的期盼,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比喻使詩詞更加深入人心,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白鷗盟在未應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òng yǒng xiōng bà guān huán jiā tú zhōng jiàn jì sì jué
和宋永兄罷官還家途中見寄四絕
sān nián huì zhèng liú yán yì, qiān lǐ guī zhōu fàn è tān.
三年惠政留巖邑,千里歸舟犯惡灘。
wū què xìn chuán zhī jiàn jìn, bái ōu méng zài wèi yīng hán.
烏鵲信傳知漸近,白鷗盟在未應寒。
“白鷗盟在未應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