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丹曾為校遺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鉛丹曾為校遺書”全詩
猶憶微才在天祿,鉛丹曾為校遺書。
分類:
作者簡介(黃公度)

黃公度(1109~1156)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除秘書省正字,罷為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九年,差通判肇慶府,攝知南恩州。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兼金部員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詞》一卷。
《挽方宋賢四絕》黃公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方宋賢四絕》是宋代詩人黃公度的作品。這首詩描寫了黃公度的一生經歷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
少年懷抱宏圖志,登上皇都的舞臺。
晚年評功向石渠,回憶微末才華飛。
曾經為天祿所寵,鉛丹勤涂校遺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公度對自己一生經歷的回憶和思考。首先,他描述了自己少年時懷揣抱負,踏上了皇都的舞臺,意味著他追求功名的壯志和對自己前程的期許。然而,接著他提到自己晚年時評功向石渠,這里的石渠指的是禮部試的考場,意味著他在晚年仍然在追求功名,希望通過考試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回憶與感慨。黃公度回憶起自己年輕時的微末才華,微才指的是自己的才能尚淺,但也曾受到天祿(科舉考試)的嘉獎和寵愛。這表明他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時光,但也是短暫的。最后兩句中的鉛丹指的是黃公度常用來涂改校訂書籍的顏料,暗示他曾經從事過教書育人的工作。
整首詩詞通過回憶和思考,展示了黃公度對自己一生經歷的回顧和反思,表達了對青春年華的珍惜和對功名的追求。詩中的意境深邃,給人以回憶往事、懷舊之情的共鳴。
“鉛丹曾為校遺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fāng sòng xián sì jué
挽方宋賢四絕
shào nián xié cè shàng huáng dōu, wǎn suì lùn gōng xiàng shí qú.
少年挾策上皇都,晚歲論功向石渠。
yóu yì wēi cái zài tiān lù, qiān dān céng wèi xiào yí shū.
猶憶微才在天祿,鉛丹曾為校遺書。
“鉛丹曾為校遺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