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畢竟是邪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生畢竟是邪非”全詩
蝴蝶與身俱是夢,杜鵑憐我幾時歸。
徐行便當籃輿稱,清話何妨羽扇揮。
四十九年蘧伯玉,此生畢竟是邪非。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過泰和宮》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泰和宮》是宋代劉過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林塘漠漠亂花飛,
門掩蒼苔過客稀。
蝴蝶與身俱是夢,
杜鵑憐我幾時歸。
徐行便當籃輿稱,
清話何妨羽扇揮。
四十九年蘧伯玉,
此生畢竟是邪非。
中文譯文:
茂密的樹林中,花朵紛亂飄落,
宮門緊閉,青苔覆蓋,過往行人稀少。
蝴蝶和我一同都是夢中的存在,
杜鵑鳥可憐我何時能回歸。
慢慢地走,就像坐在籃輿中一樣,
暢談心事,何妨揮動羽扇。
四十九年過去了,蘧伯玉啊,
這一生終究是邪惡而非正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泰和宮的景色為起點,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迷惘。詩中的林塘漠漠,花朵飄落,門掩蒼苔,過客稀少,暗示了泰和宮的荒涼景象。蝴蝶與身俱是夢的意象,傳達了詩人自身存在的虛幻感。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自己的身份和言行展開思考。徐行便當籃輿稱,表明他慢慢行走,仿佛坐在籃輿中一樣,不過是形式上的安逸,而內心卻苦苦追尋著真正的自我。清話何妨羽扇揮,表達了詩人不愿受到世俗的約束,寧愿坦然地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
最后兩句,提到了蘧伯玉和邪非。蘧伯玉是北宋時期的一位宰相,他在政治上以奸詐著稱。詩人以蘧伯玉的時代為參照,暗示了這個時代的邪惡和非正派。此生畢竟是邪非,表達了詩人對于社會現實的不滿和追求真正價值的渴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泰和宮景象的描繪和詩人內心的思考,傳達了對于現實世界的疑問和反思。它以景物描寫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社會和自我價值的思考,展現了對于真實和美好的追求。
“此生畢竟是邪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tài hé gōng
過泰和宮
lín táng mò mò luàn huā fēi, mén yǎn cāng tái guò kè xī.
林塘漠漠亂花飛,門掩蒼苔過客稀。
hú dié yǔ shēn jù shì mèng, dù juān lián wǒ jǐ shí guī.
蝴蝶與身俱是夢,杜鵑憐我幾時歸。
xú xíng biàn dāng lán yú chēng, qīng huà hé fáng yǔ shàn huī.
徐行便當籃輿稱,清話何妨羽扇揮。
sì shí jiǔ nián qú bó yù, cǐ shēng bì jìng shì xié fēi.
四十九年蘧伯玉,此生畢竟是邪非。
“此生畢竟是邪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