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合初疑無路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翠合初疑無路往”全詩
僧爐坐穩紙窗明,細雨忽來山竹響。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題靈鷲窗》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靈鷲窗》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翠色的山巒初次合攏,讓我懷疑是否還有前行之路。
我停下馬車,偶然來到這里,享受了一番清幽的景致。
坐在僧人的爐頭,紙窗明亮透徹。
突然,細雨飄灑而至,山間竹林發出悅耳的聲響。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寫自然山水景色為主題,通過描繪翠色的山巒、僧人的爐頭和細雨中的山竹聲,表達了詩人在一次意外的邂逅中所感受到的寧靜和美好。詩人在旅途中遇到了這個景色,使他不禁停下馬車,享受景觀的美妙。在僧人的住所,他坐在爐邊,透過紙窗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線。突然,細雨來臨,激起了山間竹林的聲響,增添了一種神秘和韻味。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與自然融合的向往。
賞析:
《題靈鷲窗》以獨特的寫景手法,展示了自然山水的美妙和人與自然的和諧。詩人通過描繪翠色的山巒和明亮的紙窗,創造了一個寧靜而悠遠的環境。詩中的僧爐和窗紙以及細雨和山竹聲的描繪,增添了一種靜謐和神秘感。詩人運用細膩的語言和意象,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山水之美和自然的韻味。
整首詩詞既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賞析和贊美,也表達了對寧靜與和諧生活的向往。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和鮮活的意象,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清幽的山水世界,讓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妙。這首詩詞不僅具有觀賞性,還讓人對自然和心靈的關系產生深思。
“翠合初疑無路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líng jiù chuāng
題靈鷲窗
cuì hé chū yí wú lù wǎng, tíng biān xiè hòu chéng qīng shǎng.
翠合初疑無路往,停鞭邂逅成清賞。
sēng lú zuò wěn zhǐ chuāng míng, xì yǔ hū lái shān zhú xiǎng.
僧爐坐穩紙窗明,細雨忽來山竹響。
“翠合初疑無路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