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恨劉郎招不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懊恨劉郎招不得”全詩
懊恨劉郎招不得,瘦筇獨自入寒山。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約致明入開善不至二首》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約致明入開善不至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劉子翚
《約致明入開善不至二首》是劉子翚的作品,表達了對心靈境界的追求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之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游賞于一座山林之間的畫面。他來到了一個名為"禪關"的地方,這里有高大的喬木和翠綠的竹子,形成了一道壯觀的景象。當他來到這里時,正值興致勃勃的時候,但興致隨之而來的,也是興趣的消退。他感到遺憾的是,無法邀請一個名叫劉郎的人共同分享這美景,只能獨自一人進入寒山。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山林景色的畫面,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受。喬松和翠竹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自然的畫卷。整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欣賞和心境的變化。
詩中的"乘興時來興盡還"表達了人們對快樂和愉悅的追逐,但這種興致終究會消退,人們也會回歸平靜的現實。這種對生活的無奈和對現實的認知,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絲凄涼之感。
最后兩句"懊恨劉郎招不得,瘦筇獨自入寒山"則表達了作者的遺憾和孤寂。他希望能與劉郎一同分享這美景,但無奈對方無法前來,只能獨自走進寒山。這種孤獨感和無奈的心情,使整首詩具有一種深沉的情感。
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現實的思考。他通過描繪山林景色和自身的心境變化,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對現實世界的無奈與矛盾。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內心世界的深入思考,引發讀者對生活和情感的共鳴。
“懊恨劉郎招不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ē zhì míng rù kāi shàn bù zhì èr shǒu
約致明入開善不至二首
qiáo sōng cuì zhú suǒ chán guān, chéng xìng shí lái xìng jìn hái.
喬松翠竹鎖禪關,乘興時來興盡還。
ào hèn liú láng zhāo bù dé, shòu qióng dú zì rù hán shān.
懊恨劉郎招不得,瘦筇獨自入寒山。
“懊恨劉郎招不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