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來先覺海風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潮來先覺海風寒”全詩
日出漸看林霧散,潮來先覺海風寒。
遙連釣石多紅樹,半出僧垣盡綠竿。
不見雙旌來視稼,憶君對酒豈能歡。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次韻張守壺山詩》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張守壺山詩》是宋代劉子翚的作品。這首詩以山水景色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詩人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詩意:
詩人站在山上,眺望遠處的巑屼山,心情愉悅,毫不費力地攀登山峰。隨著太陽的升起,林間的霧氣逐漸散去,海風吹來,帶來了絲絲寒意。遠處的釣石上生長著紅色的樹木,僧院的墻垣上長滿了綠色的竹竿。然而,詩人并沒有看到人們來視察田地的雙旌,回憶起與友人一起暢飲的場景,心中無法感到愉悅。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友情的懷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山景的變化,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變幻,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通過描寫紅樹、綠竿等細節,增添了詩歌的意境和生動感。然而,詩人的心情并不完全愉快,他憶起了與友人共飲的歡樂時光,因為友人不在身邊,使得他對于眼前美景的欣賞產生了一絲遺憾和傷感。
這首詩的詩意深邃而含蓄,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將自然景色與人情思念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詩人以山景和自然景觀作為寫作的素材,表達了對友情的思念和渴望。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線索,通過描寫細致的景物和情感細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感起伏和對友情的留戀之情。
“潮來先覺海風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āng shǒu hú shān shī
次韻張守壺山詩
sōng gēn xì mǎ wàng cuán wù, chéng xìng pān jī bù zuò nán.
松根系馬望巑屼,乘興攀躋不作難。
rì chū jiàn kàn lín wù sàn, cháo lái xiān jué hǎi fēng hán.
日出漸看林霧散,潮來先覺海風寒。
yáo lián diào shí duō hóng shù, bàn chū sēng yuán jǐn lǜ gān.
遙連釣石多紅樹,半出僧垣盡綠竿。
bú jiàn shuāng jīng lái shì jià, yì jūn duì jiǔ qǐ néng huān.
不見雙旌來視稼,憶君對酒豈能歡。
“潮來先覺海風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