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颿高揭繡簾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錦颿高揭繡簾開”全詩
月子纖纖云里見,吳江不盡暮潮來。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是宋代詩人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錦颿高揭繡簾開,
鼉鼓聲悲鳳管哀。
月子纖纖云里見,
吳江不盡暮潮來。
詩詞的中文譯文:
錦帆高高地升起,繡簾緩緩地拉開,
鼉鼓聲悲傷,鳳管發出哀音。
月亮像一顆纖細的珠子,隱約可見于云中,
吳江的暮潮不斷地涌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湖州為背景,描繪了一個美麗動人的夜晚景象。首兩句以錦帆高高地升起、繡簾緩緩地拉開作為開場,營造出一種莊嚴而悠遠的氛圍。接著,詩人通過描述鼉鼓聲悲傷、鳳管發出哀音,將人們帶入了一個凄婉悲愴的氛圍中。這里的鼉鼓和鳳管是古代宴會上常見的樂器,通過它們的聲音,詩人傳達了人們內心的傷感和哀愁。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月亮隱約可見于云中,月子如纖細的珠子般美麗。這里的月子可以理解為月亮的云遮,給人以一種朦朧、神秘的感覺,增加了詩詞的浪漫氣氛。最后兩句描繪了吳江的暮潮不斷涌來的景象,將人們帶入了一個富有生機和動感的畫面中。這里的吳江指的是湖州的一條河流,汪元量通過描繪暮潮的不盡,表達了湖州這個地方的繁榮和美麗。
整首詩以湖州的夜晚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音樂元素的運用,展示了湖州的風景和人文之美。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繪,以及對音樂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神秘、浪漫和悲愴的意境中,給人以深深的觸動和思考。
“錦颿高揭繡簾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qí bā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
jǐn fān gāo jiē xiù lián kāi, tuó gǔ shēng bēi fèng guǎn āi.
錦颿高揭繡簾開,鼉鼓聲悲鳳管哀。
yuè zǐ xiān xiān yún lǐ jiàn, wú jiāng bù jìn mù cháo lái.
月子纖纖云里見,吳江不盡暮潮來。
“錦颿高揭繡簾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