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紅梅作杏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手指紅梅作杏花”全詩
北人環立闌干曲,手指紅梅作杏花。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醉歌》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醉歌》是宋代詩人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醉歌》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苑西宮棘露芽,
萬年枝上亂啼鴉。
北人環立闌干曲,
手指紅梅作杏花。
詩意:
《醉歌》通過描繪南苑西宮中的棘薔薇芽和枝上啼鴉的情景,以及北方人環繞在曲欄邊,將紅梅花形容成了杏花,表達了作者在酒后陶醉的心境。詩中展現了自然界的景色和人們的情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傳達出一種愉悅、欣喜和豪情的情感。
賞析:
《醉歌》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與人情感的交融。首兩句描述了南苑西宮中棘薔薇芽的嬌嫩和枝上啼鴉的混亂叫聲,通過對自然界的描摹,營造出一種清新而生動的氛圍。接下來兩句以北方人環繞在曲欄邊,手指紅梅花作杏花的情景,將紅梅花的美麗與北方人的情感相互映襯,表達了作者在酒后陶醉的心情。
整篇詩詞以極簡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豪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與贊美。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南方的棘薔薇芽和北方的紅梅花相互呼應,凸顯了詩人的情感與思緒。這種簡練而質樸的表達方式,使得《醉歌》具有深遠的意境和韻味,讓讀者在欣賞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流露和境界超脫。
此詩詞以其出色的描寫和音韻的優美,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愉悅與豪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和人的情感。+
“手指紅梅作杏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gē
醉歌
nán yuàn xī gōng jí lù yá, wàn nián zhī shàng luàn tí yā.
南苑西宮棘露芽,萬年枝上亂啼鴉。
běi rén huán lì lán gān qū, shǒu zhǐ hóng méi zuò xìng huā.
北人環立闌干曲,手指紅梅作杏花。
“手指紅梅作杏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