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騎精兵賽夜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騎精兵賽夜叉”全詩
破陣焚舟彈指頃,漢人猶悮夏爺爺。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七》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七》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兩淮的戰鼓不停地敲擊,
萬騎精兵像夜叉一般奔馳。
破陣、焚舟,僅僅彈指頃刻,
漢人依然不明白夏爺爺的教誨。
詩意:
這首詩以豐富的形象和動詞描繪了戰爭的景象和戰斗的悲壯。作者通過描寫兩淮的戰鼓不停振奮人心,以及萬騎精兵勇猛如夜叉般的威勢,展現了戰場上的緊張和激烈。然而,短短的時間內,破陣、焚舟的情況發生,顯示了戰爭的殘酷性和轉瞬即逝的變故。最后兩句表達了漢人在戰爭中對夏爺爺(指夏桀)的教訓沒有深刻領悟,仍然重蹈覆轍。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鮮明的形象描寫和短小有力的詞句,將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悲劇表現得淋漓盡致。作者所用的動詞和名詞都非常有力,如"戰鼓不停撾"、"萬騎精兵賽夜叉"、"破陣焚舟彈指頃"等,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整首詩通過對戰爭場景和人物的描繪,展示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脆弱。最后兩句以夏爺爺的教誨為反襯,暗示了人們無法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再次陷入戰爭的悲劇。整首詩情感沉痛,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給人以深刻的思考。
“萬騎精兵賽夜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qí èr shí qī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七
liǎng huái zhàn gǔ bù tíng wō, wàn qí jīng bīng sài yè chā.
兩淮戰鼓不停撾,萬騎精兵賽夜叉。
pò zhèn fén zhōu tán zhǐ qǐng, hàn rén yóu wù xià yé ye.
破陣焚舟彈指頃,漢人猶悮夏爺爺。
“萬騎精兵賽夜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