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怯春寒獨衣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病怯春寒獨衣錦”全詩
老境不知行樂好,坐來芳樹看鶯遷。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和秦壽之春晚偶成八絕》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秦壽之春晚偶成八絕》
朝代:宋代
作者:王之道
輕陰還傍麥秋天,
病怯春寒獨衣錦。
老境不知行樂好,
坐來芳樹看鶯遷。
中文譯文:
輕柔的陰影依然陪伴在麥秋的季節,
疾病使我畏怯于春寒,獨自裹著錦衣。
我已步入老境,不知道行樂的好處,
靜坐在芬芳的樹下,眺望著鶯鳥飛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老年人春天的景象。詩人在春日的輕柔陰影下,感嘆自己對春寒的畏怯,同時也暗示了自己身體的疾病。他已經步入老境,對于如何享受生活感到困惑和迷茫。然而,他選擇靜坐于芳樹之下,欣賞鶯鳥的遷徙,表達了對自然的傾訴和對美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春天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首句以輕陰傍晚的景象拉開序幕,揭示了春天的來臨。接著,詩人以自己疾病使他對春寒感到畏怯的形象,表達了對年老體弱的無奈和對逝去青春的思念。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老年生活的疑惑和迷茫,他不知道如何找到快樂與滿足。然而,他選擇坐在芳樹下,欣賞鶯鳥的遷徙,這種安靜、深思的場景給他帶來了一種寧靜和美的體驗,也寄寓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思考。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慨和對自然的熱愛,呈現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意境。通過細膩的描寫,詩人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感人的思考空間,引發人們對生命的思考和對生活的品味。
“病怯春寒獨衣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qín shòu zhī chūn wǎn ǒu chéng bā jué
和秦壽之春晚偶成八絕
qīng yīn hái bàng mài qiū tiān, bìng qiè chūn hán dú yī jǐn.
輕陰還傍麥秋天,病怯春寒獨衣錦。
lǎo jìng bù zhī xíng lè hǎo, zuò lái fāng shù kàn yīng qiān.
老境不知行樂好,坐來芳樹看鶯遷。
“病怯春寒獨衣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