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相如賦子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若相如賦子虛”全詩
中興正欲平驕寇,莫若相如賦子虛。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和戴禹功幕府歸來三首》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戴禹功幕府歸來三首》是宋代詩人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對戰亂時期的憂慮和對國家安定的期盼。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抖擻空腸一字無,
愿言將事竭心才。
風煙滿目何時息,
神州幽魂共幾回。
這首詩的第一句 "抖擻空腸一字無" 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慮和焦慮之情。"抖擻"意味著詩人的精神狀態非常緊張,而"空腸一字無"則暗示著他內心的困惑和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
接下來的兩句 "愿言將事竭心才,風煙滿目何時息" 表達了詩人的志向和決心。他表示愿意竭盡全力用言辭表達自己的憂慮,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才智和努力解決當下的問題。然而,"風煙滿目何時息"則暗示著戰亂和動蕩的局勢,使得他的憂慮之情無法消散。
最后兩句 "神州幽魂共幾回" 則強調了國家和民眾的苦難。"神州"指的是中國,"幽魂"暗指那些在動蕩歲月中死去的人們的靈魂。"共幾回"表示這種苦難已經發生了多次,歷經了多次動蕩。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詩人內心的憂慮和對國家安定的渴望,展現了宋代時期的社會動蕩和人民的苦難。詩人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才智和努力,使國家重新回到安定和繁榮的軌道上。整首詩情感深沉,抒發了作者對時局的擔憂和希望,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苦難。
“莫若相如賦子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dài yǔ gōng mù fǔ guī lái sān shǒu
和戴禹功幕府歸來三首
dǒu sǒu kōng cháng yī zì wú, xià pī néng fù yì shí shū.
抖擻空腸一字無,下邳能復異時書。
zhōng xīng zhèng yù píng jiāo kòu, mò ruò xiàng rú fù zǐ xū.
中興正欲平驕寇,莫若相如賦子虛。
“莫若相如賦子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