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初嘗一酌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下馬初嘗一酌甘”全詩
久旱喜看云氣浹,晚風吹雨過江南。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題大泉寺》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大泉寺》是宋代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六峰圍繞著青翠的山巒,環繞在金色和藍色之間,
下馬后首次品嘗到美酒的甘醇。
久旱之后,喜悅地看到云氣濃厚,
晚風吹過江南,帶來了雨水。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大泉寺景致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景和自然恩賜的贊美之情。詩中通過描繪山巒環繞、金藍交錯的景色,展現了大泉寺的壯麗和宏偉。接著,作者描述了自己下馬后第一次品嘗到美酒的甘醇,表達了對生活的愉悅和滿足。而久旱喜看云氣濃厚、晚風吹雨過江南的描寫,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變化的欣喜之情。
賞析:
《題大泉寺》通過對山巒、美酒和自然景色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壯麗而寧靜的環境中。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大泉寺的美景,讓人仿佛身臨其境。詩中的"久旱喜看云氣濃厚"以及"晚風吹雨過江南"表達了對自然界變化的歡喜,突顯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整首詩以優美的語言和流暢的句式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觀和人生樂趣的贊美,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寧靜的心境。
“下馬初嘗一酌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dà quán sì
題大泉寺
liù fēng huán cuì rào jīn lán, xià mǎ chū cháng yī zhuó gān.
六峰環翠繞金藍,下馬初嘗一酌甘。
jiǔ hàn xǐ kàn yún qì jiā, wǎn fēng chuī yǔ guò jiāng nán.
久旱喜看云氣浹,晚風吹雨過江南。
“下馬初嘗一酌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