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伴燒香寺中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約伴燒香寺中去”全詩
約伴燒香寺中去,自將釵釧施山僧。
分類: 竹枝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蘇臺竹枝詞 一十首》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蘇臺竹枝詞 一十首》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以虎丘山為背景,通過描繪塔的層層疊疊和夜晚中明亮的佛燈,表達了一種寧靜和宗教氛圍。詩中還提到了與朋友一同去寺廟燒香,并將自己的珠寶釵釧送給山中的僧人。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虎丘山上塔層層,
靜夜分明見佛燈。
約伴燒香寺中去,
自將釵釧施山僧。
這首詩的詩意主要體現了虎丘山的宗教氛圍和寧靜的夜晚景象。塔層層疊疊的描繪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而明亮的佛燈在夜晚中清晰可見,為人們帶來一種寧靜和祥和的心境。詩人約請朋友一同前往寺廟燒香,表達了對宗教儀式的參與和對信仰的虔誠。最后,詩人將自己的釵釧施予山中的僧人,可能是一種供養和奉獻,體現了對佛教和僧侶的敬重。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虎丘山的景色和宗教儀式,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傳遞出一種寧靜、祥和和敬畏的情感。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山間的寧靜和佛教文化的獨特魅力,也能夠從中體味到詩人的虔誠和對自然、宗教的敬畏之情。
“約伴燒香寺中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 tái zhú zhī cí yī shí shǒu
蘇臺竹枝詞 一十首
hǔ qiū shān shàng tǎ céng céng, jìng yè fēn míng jiàn fó dēng.
虎丘山上塔層層,靜夜分明見佛燈。
yuē bàn shāo xiāng sì zhōng qù, zì jiāng chāi chuàn shī shān sēng.
約伴燒香寺中去,自將釵釧施山僧。
“約伴燒香寺中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