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有間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載有間愁”全詩
禽歸半峰樹,人在夕陽樓。
國望分江海,星躔次斗牛。
堪嗟興廢地,千載有間愁。
分類:
作者簡介(夏竦)

夏竦,字子喬,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初謚“文正”,后改謚“文莊”。夏竦以文學起家,曾為國史編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員,宋真宗時為襄州知州,宋仁宗時為洪州知州,后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由于夏竦對文學的造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于后世。
《晚望》夏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望》是宋代夏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雨過后,吳城的夜晚,山谷里的泉水四散流淌。鳥兒歸巢于半山的樹上,而我站在夕陽樓上。眺望國土,江河與海洋分隔,星星在斗牛宮中移動。我為廢墟之地而嘆息,數千年的歷史中蘊藏著無盡的愁緒。
詩意:
《晚望》描繪了一個雨后的夜晚景象。詩人站在夕陽樓上,眺望吳城的風景。他看到山谷中的泉水四濺流淌,鳥兒歸巢在山上的樹上。他感嘆國土的遼闊,江河與海洋將其分隔。同時,他觀察到星星在斗牛宮中移動,映襯出時間的流轉。最后,他對廢墟之地的存在感到惋惜,認為千年的歷史中蘊含了無盡的愁緒。
賞析:
《晚望》通過描繪雨后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感悟與思考。詩中的景物描寫簡練而生動,通過雨后的清新氣息和山谷中泉水的流動,營造出一幅寧靜而美麗的夜晚畫面。詩人以巧妙的描寫手法,將鳥兒歸巢、星星移動等自然景象與人類的情感相結合,表達了對國家和歷史的思考和憂慮。
詩人通過對國土的觀察,體現了對分裂和破碎的感嘆。江河與海洋的分隔象征著國家的遼闊和疆域的劃分,而星星的移動則折射出歷史的流轉和時間的推移。最后,詩人以"堪嗟興廢地,千載有間愁"的句子表達了對廢墟之地的惋惜和對歷史滄桑的感慨。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與人類情感和歷史的聯系,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歷史的思考和關懷。它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引發讀者對于時間、歷史和人生的思考,體現了夏竦在宋代文學中的獨特風格和深厚的情感表達能力。
“千載有間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wàng
晚望
yǔ jì wú chéng wǎn, xī quán sì sàn liú.
雨霽吳城晚,谿泉四散流。
qín guī bàn fēng shù, rén zài xī yáng lóu.
禽歸半峰樹,人在夕陽樓。
guó wàng fēn jiāng hǎi, xīng chán cì dòu niú.
國望分江海,星躔次斗牛。
kān jiē xīng fèi dì, qiān zǎi yǒu jiàn chóu.
堪嗟興廢地,千載有間愁。
“千載有間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