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苦著書如作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勤苦著書如作吏”全詩
勤苦著書如作吏,世間枉是最閑人。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絕句二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絕句二首》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詩詞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絕句二首
里中饋杏得嘗新,
馬上逢花始見春。
勤苦著書如作吏,
世間枉是最閑人。
譯文:
在鄉村中品嘗到新鮮的杏子,
坐在馬背上遇到花朵才覺得春天來臨。
勤奮努力寫書就像做官一樣辛苦,
在世間看似最悠閑的人實則是最辛苦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首句描繪了作者在鄉村中品嘗到新鮮杏子的愉悅,暗示了他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自然的感悟。第二句以馬背上遇到花朵來象征春天的到來,傳遞了作者對于春天的期待和對生命蓬勃發展的喜悅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以對比的手法展現了作者的思考。勤苦著書如同做官一樣辛苦,暗示了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辛勤付出,同時也指出了做官的艱辛。作者將寫書與做官相提并論,可能是對于士人在當時社會壓力下的思考和自省。最后一句以"世間枉是最閑人"作為結尾,點明了作者對于世俗觀念的反思。在作者眼中,那些看似最悠閑的人,實際上承受了最多的壓力和辛勞。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自然和社會的思考,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傳遞了作者對于勤奮努力和世俗觀念的思考和反思。這首詩在表面簡單的詞句下,蘊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對人生的思考,令人回味無窮。
“勤苦著書如作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ué jù èr shǒu
絕句二首
lǐ zhōng kuì xìng dé cháng xīn, mǎ shàng féng huā shǐ jiàn chūn.
里中饋杏得嘗新,馬上逢花始見春。
qín kǔ zhù shū rú zuò lì, shì jiān wǎng shì zuì xián rén.
勤苦著書如作吏,世間枉是最閑人。
“勤苦著書如作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