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雄聲學海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里雄聲學海潮”全詩
無端驚耳西江漲,十里雄聲學海潮。
分類:
《自西懸趨南鄭道中雜詠三首》李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西懸趨南鄭道中雜詠三首》是宋代詩人李新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行走在南鄭道上的景象,以及他在路途中所感受到的自然和環境的變化。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矮陌穹廬青匝地,
垂楊步幛綠藏橋。
無端驚耳西江漲,
十里雄聲學海潮。
譯文:
低矮的田陌,連綿的山丘,青草覆蓋的大地,
懸垂的楊柳,蔽日的綠絲帷幕,隱藏著一座橋。
突然響起耳畔的聲音,西江水漲無端,
十里之外傳來雄壯的聲浪,如同學海潮聲。
詩意:
這首詩以南鄭道為背景,通過描繪作者在道路上所見所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環境的感受。詩中描述了田野的低矮景觀、山丘的連綿起伏,以及青草覆蓋的大地。楊柳垂懸,像一個綠色的絲帷幕,掩映著一座橋梁。突然間,作者聽到了西江水漲的聲音,這種聲音有如海潮般雄壯,傳遍了十里。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與變幻。作者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機和變化的場景中。詩中的矮陌、穹廬、青匝地、垂楊、綠藏橋等形象,以及西江漲水的描繪,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觀與變幻之美,以及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線,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感受和對環境的敏銳觀察。詩中的西江漲水和十里雄聲,則將詩意推向高潮,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奇妙變化的贊嘆和震撼之情。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鮮明的形象,展示了李新的寫作風格。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他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機和變化的場景中,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麗。這首詩詞在描繪自然景觀的同時,也表達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十里雄聲學海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xī xuán qū nán zhèng dào zhōng zá yǒng sān shǒu
自西懸趨南鄭道中雜詠三首
ǎi mò qióng lú qīng zā dì, chuí yáng bù zhàng lǜ cáng qiáo.
矮陌穹廬青匝地,垂楊步幛綠藏橋。
wú duān jīng ěr xī jiāng zhǎng, shí lǐ xióng shēng xué hǎi cháo.
無端驚耳西江漲,十里雄聲學海潮。
“十里雄聲學海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