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平日祗尊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廷平日祗尊儒”出自宋代鄭剛中的《避方寇五絕》,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cháo tíng píng rì zhī zūn rú,詩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朝廷平日祗尊儒”全詩
《避方寇五絕》
朝廷平日祗尊儒,文武於今遂兩途。
聞說官軍又旗靡,誰收黃石老人書。
聞說官軍又旗靡,誰收黃石老人書。
分類:
《避方寇五絕》鄭剛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避方寇五絕》是宋代鄭剛中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廷平日祗尊儒,
文武於今遂兩途。
聞說官軍又旗靡,
誰收黃石老人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動蕩的時代,以及在這個時代中學問和武力之間的沖突。在這個時代,朝廷仍然高度尊崇儒家學問,但是文官和武將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詩中還提到了一位名叫黃石的老人,他的書籍可能會被官軍收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揭示了宋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文化與武力之間的沖突和爭議。朝廷一方面仍然尊崇儒家學問,這是中國傳統社會的一貫特征,但另一方面,武將們也逐漸嶄露頭角,他們通過軍功和戰功來獲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
詩中的"遂兩途"一句表明了文武兩個階層之間的分道揚鑣。這種情況可能引起社會的不穩定和混亂,因為權力和地位的重新分配常常伴隨著沖突和不滿。這可能解釋了為什么黃石老人的書籍可能會被官軍收走。黃石可能代表著傳統的學者士人,他的書籍和思想可能被當時的權力機構視為威脅。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表達,傳達了一個關于社會動蕩和權力斗爭的信息。它提醒人們在社會變革中,不同階層和價值觀之間的沖突是常見的,也需要我們思考和應對。同時,它也反映了文化和武力之間的復雜關系,以及權力對知識和學問的控制。
“朝廷平日祗尊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fāng kòu wǔ jué
避方寇五絕
cháo tíng píng rì zhī zūn rú, wén wǔ yú jīn suì liǎng tú.
朝廷平日祗尊儒,文武於今遂兩途。
wén shuō guān jūn yòu qí mí, shuí shōu huáng shí lǎo rén shū.
聞說官軍又旗靡,誰收黃石老人書。
“朝廷平日祗尊儒”平仄韻腳
拼音:cháo tíng píng rì zhī zūn rú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朝廷平日祗尊儒”的相關詩句
“朝廷平日祗尊儒”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朝廷平日祗尊儒”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朝廷平日祗尊儒”出自鄭剛中的 《避方寇五絕》,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