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銀鉤上晚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坐看銀鉤上晚川”全詩
竹籬茅屋傾樽酒,坐看銀鉤上晚川。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游梅坡席上雜酬》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梅坡席上雜酬》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紅疏梅蘸石泉,
微風吹拂著紅色稀疏的梅花,輕輕蘸取著流淌在石泉中的清泉,
山涵弱構借廚煙。
山巒包容著微弱的建筑,透過炊煙的輕煙裊裊而起。
竹籬茅屋傾樽酒,
竹籬圍繞著茅屋,敞開著酒壇,傾斟美酒,
坐看銀鉤上晚川。
我坐在這里,眺望著銀鉤般的夕陽掛在遠處的江河上。
詩意:
《游梅坡席上雜酬》以寫景的方式展現了一幅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的畫面。詩人描繪了春天里風吹拂著稀疏的紅梅,梅花輕輕蘸取著石泉的景象。山巒承載著微弱的建筑,炊煙裊裊升起,映襯著山巒的寧靜。在茅屋旁的竹籬下,傾斟美酒,品味著山水之間的寧靜與安逸。最后,詩人坐在這里,遠眺夕陽的余暉掛在江河上,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清幽宜人的山水場景,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物的描繪,傳達出一種寧靜、舒適、愜意的氛圍。詩人以純凈的自然景色和淡雅的生活場景展現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整首詩詞充滿了詩意和意境,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一種淡泊寧靜的心境,呼喚人們遠離喧囂,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平和。這首詩詞以簡約的筆觸,展現了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的和諧共融,使讀者在品味詩意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
“坐看銀鉤上晚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méi pō xí shàng zá chóu
游梅坡席上雜酬
fēng hóng shū méi zhàn shí quán, shān hán ruò gòu jiè chú yān.
風紅疏梅蘸石泉,山涵弱構借廚煙。
zhú lí máo wū qīng zūn jiǔ, zuò kàn yín gōu shàng wǎn chuān.
竹籬茅屋傾樽酒,坐看銀鉤上晚川。
“坐看銀鉤上晚川”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