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懷前事一傷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懷前事一傷神”全詩
曲幾團蒲分夜靜,斜風細字寄情親。
伯牛命矣元非病,桑戶嗟來已反真。
我亦無心趁哀樂,每懷前事一傷神。
分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蔡子應郎中挽詩二首》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蔡子應郎中挽詩二首
蔡子應郎中,你我曾結三生的因緣,如今半世相伴漸漸衰老。曲幾上擺著蒲團,夜晚靜謐,我在細細的字里寄托著深情。伯牛的命運已經結束,不再有病痛的困擾,但是桑戶卻感嘆著來時的真實。我也不愿意在悲傷和快樂之間取舍,每當回憶起過去的事情,便會傷透我的心靈。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李彌遜的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蔡子應郎中的思念之情。詩中展現了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以及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感慨。詩人通過描繪靜謐的夜晚和寄情于字里的方式,表達了對友情的深厚之情。詩中提到的伯牛和桑戶,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與人們的命運緊密相連。通過對逝去歲月和友情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人生變遷的思索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這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抒發了詩人對友情和時光的思考。通過描繪夜晚的寧靜和寄情于字里的方式,詩人把內心深深的思念之情表達出來。同時,通過伯牛和桑戶的比喻,詩人表達了對時光的感慨,生命的短暫和無常。整首詩以簡潔、樸素的語言,傳達了人們對友情和歲月的思索,引起讀者對生命和情感的共鳴。
“每懷前事一傷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ài zi yīng láng zhōng wǎn shī èr shǒu
蔡子應郎中挽詩二首
sān shēng céng jié zài jiā yīn, bàn shì xiàng cóng jiàn lǎo shēn.
三生曾結在家因,半世相從漸老身。
qū jǐ tuán pú fēn yè jìng, xié fēng xì zì jì qíng qīn.
曲幾團蒲分夜靜,斜風細字寄情親。
bó niú mìng yǐ yuán fēi bìng, sāng hù jiē lái yǐ fǎn zhēn.
伯牛命矣元非病,桑戶嗟來已反真。
wǒ yì wú xīn chèn āi yuè, měi huái qián shì yī shāng shén.
我亦無心趁哀樂,每懷前事一傷神。
“每懷前事一傷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