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得疏慵倒酒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掩得疏慵倒酒壺”全詩
半濕垂垂粘醉帽,全輕冉冉上吟須。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落花十絕》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落花十絕》是宋代詩人馮時行的作品。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落花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身體衰弱、病痛困擾的苦惱之情,以及對友人的期望和寄托。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惱教衰病倩人扶,
掩得疏慵倒酒壺。
半濕垂垂粘醉帽,
全輕冉冉上吟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落花的景象作為抒發內心情感的載體。詩人自述身體衰弱,病痛困擾,希望有人能夠扶持自己,幫助自己度過困難時刻。在這種身體上的病痛帶來的疏懶和不適下,詩人感到自己無力掩飾內心的苦悶,只能倒酒痛飲以尋求片刻的安慰。他的帽子上沾滿了半濕的落花,輕輕地低垂下來,仿佛也帶著醉意。整個人像是輕飄飄地浮起,慵懶地吟唱著。詩詞營造出一種悲涼、憂傷的氛圍,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變化,折射出詩人內心的痛苦與無奈。
這首詩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身體狀況的無奈和對友人的期待。通過描繪落花、酒壺和帽子等物象,將詩人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景物相結合,以凄涼的景色反映出作者的病痛之苦和對友人關懷的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馮時行的《落花十絕》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病痛困擾下的詩人心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內心的苦悶和對友人關懷的渴望。這首詩以其獨特的詩意和精湛的表達技巧,展示了馮時行作為一位宋代詩人的才華和情感表達能力。
“掩得疏慵倒酒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huā shí jué
落花十絕
nǎo jiào shuāi bìng qiàn rén fú, yǎn dé shū yōng dào jiǔ hú.
惱教衰病倩人扶,掩得疏慵倒酒壺。
bàn shī chuí chuí zhān zuì mào, quán qīng rǎn rǎn shàng yín xū.
半濕垂垂粘醉帽,全輕冉冉上吟須。
“掩得疏慵倒酒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