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來獨向秦中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來獨向秦中見”全詩
今來獨向秦中見,攀折無時不斷腸。
分類:
作者簡介(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詩人、政治家,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建中四年,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至監察御史,后改華原縣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尋擢御史中丞。順宗立,罷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復前官,進戶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早朝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遣刺客刺死。贈司徒,謚忠愍。《臨淮集》十卷,今編詩二卷。
《長安賊中寄題江南所居茱萸樹》武元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描述了武元衡以茱萸樹為背景,表達了他對故鄉長安的思念之情。他回憶起自己舊時在長安種下茱萸樹的情景,每年春露秋霜都無法抹去對長安的思念。雖然現在他獨自在秦中,與故鄉長安相隔遙遠,但是他仍然信手攀折茱萸樹,無時不斷腸。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之情,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中文譯文:
我手種下茱萸樹,舊時它長在井邊,
幾次春露秋霜悄然降臨。
現在我獨自在秦中見到它,
攀折時刻都讓我傷腸斷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寫出了作者對故鄉長安的思念之情。茱萸樹是唐代重要的祭祀物,以其芬芳馥郁而受人喜愛。作者回憶起自己曾經在長安種下的茱萸樹,這些樹見證了作者的青春和在長安的點點滴滴。每年春露秋霜降臨時,都使作者對長安的思念更加濃烈。雖然作者獨自在秦中,與故鄉長安相隔遠離,但他仍然無時無刻不懷念和思念故鄉的悠悠傷腸之情。通過描繪茱萸樹的形象和寄情于茱萸樹,詩詞傳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情眷戀,表達了對長安鄉愁的思鄉之情。整首詩詞感情真摯,字里行間流露著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形象鮮明而深情動人。
“今來獨向秦中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zéi zhōng jì tí jiāng nán suǒ jū zhū yú shù
長安賊中寄題江南所居茱萸樹
shǒu zhǒng zhū yú jiù jǐng bàng, jǐ huí chūn lù yòu qiū shuāng.
手種茱萸舊井傍,幾回春露又秋霜。
jīn lái dú xiàng qín zhōng jiàn, pān zhé wú shí bù duàn cháng.
今來獨向秦中見,攀折無時不斷腸。
“今來獨向秦中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