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霜一岸著蒹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霜一岸著蒹葭”全詩
若為喚得愁魂醒,柱杖穿沙尋酒家。
分類: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渡口》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渡口》是宋代楊冠卿創作的一首詩詞。它描繪了一個渡口的景象,展現了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和憂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渡口的黃昏,我想系上孤舟,但太陽已經西斜。秋天的霜已經覆蓋了岸邊的蒹葭。如果有人召喚我的憂愁靈魂蘇醒,我將拄著拐杖穿過沙灘去尋找一個酒家。
這首詩詞以渡口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和表達主人公的心情,傳達了一種孤獨和憂愁的情感。詩人在黃昏時分,意欲乘船渡河,但太陽已經西斜,時間已經過晚。秋霜覆蓋了河岸上的蒹葭,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詩中的“孤舟”和“著蒹葭”都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獨和無依無靠的狀態。詩人表示,如果有人能夠喚醒他內心的憂愁,他將拄著拐杖穿過沙灘,尋找一個可以傾訴心事的地方,也就是“酒家”。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渡口作為一個邊界和過渡的地方,象征著人生的轉折和不確定性。詩人通過描繪渡口的景象,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苦悶。正如詩中的“愁魂”一詞,表達了主人公內心深處的憂傷和無奈。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情感,給人一種凄美的感覺。
總的來說,楊冠卿的《渡口》通過對渡口景象的描繪,以及主人公內心的抒發,表達了孤獨和憂愁的情感。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情感世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秋霜一岸著蒹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ù kǒu
渡口
yù xì gū zhōu rì yǐ xié, qiū shuāng yī àn zhe jiān jiā.
欲系孤舟日已斜,秋霜一岸著蒹葭。
ruò wéi huàn dé chóu hún xǐng, zhù zhàng chuān shā xún jiǔ jiā.
若為喚得愁魂醒,柱杖穿沙尋酒家。
“秋霜一岸著蒹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