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書每下皆先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除書每下皆先看”全詩
除書每下皆先看,唯有劉郎無姓名。
分類:
作者簡介(令狐楚)
令狐楚(766或768~837) ,唐代文學家。漢族,字殼士。宜州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先世居敦煌(今屬甘肅)。貞元七年 (791)登進士第。憲宗時,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出為華州刺史,拜河陽懷節度使。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憲宗去世,為山陵使,因親吏贓污事貶衡州刺史。逝世于山南西道節度使鎮上。謚曰文。
《寄禮部劉郎中》令狐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禮部劉郎中》是唐代詩人令狐楚的作品。這首詩描寫了令狐楚與劉郎中分別三年后在京城相見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別三年在上京,
After three years of parting, in the capital we meet,
仙垣終日選群英。
Where celestial talents gather day by day.
除書每下皆先看,
Whenever a letter arrives, I read it first,
唯有劉郎無姓名。
But there's one from Liu Lang with no name.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劉郎中分別三年后在京城再次相見的情景。詩人提到自己來到京城后,整天都在仙垣(指官府)中挑選群英才俊。然而,每當有信件到來時,他總是先讀劉郎中的信,因為劉郎中的信總是沒有署名,只有內容。這種獨特的方式讓劉郎中與眾不同,引發了詩人的關注。
詩意上,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劉郎中的思念和關注。作者提到自己在京城期間忙于挑選才俊,但無論如何,他總是將劉郎中的來信放在首位。這表明劉郎中在詩人心中占據著特殊的地位,即使沒有姓名,他的存在仍然引起了詩人的注意和思考。
通過描寫詩人與劉郎中的分別和再會,這首詩抒發了人們對于親友之間長時間分離后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也反映了作者對于劉郎中獨特的行為方式的贊賞,他不同于其他人,不在乎署名,而是注重內在的內容和意義。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劉郎中的思念和贊賞,并通過描述分別和再會的情景,喚起了讀者對親友之間情感紐帶的共鳴。
“除書每下皆先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lǐ bù liú láng zhōng
寄禮部劉郎中
yī bié sān nián zài shàng jīng, xiān yuán zhōng rì xuǎn qún yīng.
一別三年在上京,仙垣終日選群英。
chú shū měi xià jiē xiān kàn, wéi yǒu liú láng wú xìng míng.
除書每下皆先看,唯有劉郎無姓名。
“除書每下皆先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