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不知天早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睡起不知天早晚”全詩
睡起不知天早晚,問人山頂是斜陽。
分類: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遷入新居后客至偶成》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遷入新居后客至偶成》
朝代:宋代
作者:汪莘
遷入新居后客至偶成,是一首描述作者在新居中的閑適生活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方壺客去偃云床,
槐柳陰陰日逢長。
睡起不知天早晚,
問人山頂是斜陽。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遷入新居后的寧靜和閑適。詩人無憂無慮地坐在方形的小幾旁,客人已離開,他獨自一人躺在床上。槐樹和柳樹的陰影將陽光遮蔽,時間似乎變得悠長。當他從床上醒來時,他不知道是早上還是傍晚,于是他詢問路人,山頂的太陽是否已經西斜。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新居中的寧靜和恬淡生活。方形的小幾和偃云床,展示了作者精心布置的居所。槐樹和柳樹的陰影營造出一種涼爽的氛圍,使人感到舒適和寧靜。日子仿佛變得漫長,時間的流逝似乎變得模糊不清,這種感覺增添了一種安詳的氛圍。最后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迷惑和對自然界的觀察,他醒來時無法確定是早上還是傍晚,只能向他人詢問山頂上太陽的位置來判斷時間的流逝。整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在遷入新居后所享受到的寧靜和悠然自得的心境,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與愜意的感受。
“睡起不知天早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ān rù xīn jū hòu kè zhì ǒu chéng
遷入新居后客至偶成
fāng hú kè qù yǎn yún chuáng, huái liǔ yīn yīn rì féng zhǎng.
方壺客去偃云床,槐柳陰陰日逢長。
shuì qǐ bù zhī tiān zǎo wǎn, wèn rén shān dǐng shì xié yáng.
睡起不知天早晚,問人山頂是斜陽。
“睡起不知天早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