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豪久速系安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賢豪久速系安危”全詩
從來功業知難就,未敢先賡慶歷詩。
分類: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戊申六月聞晦庵先生除兵部侍郎》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戊申六月聞晦庵先生除兵部侍郎》是宋代詩人汪莘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戊申六月的時候聽到晦庵先生除去兵部侍郎之職
詩意:
詩人聽聞晦庵先生辭去兵部侍郎之職,感慨萬分。他提到了當時的名臣賢豪,他們各自在不同的時代展現出卓越的才能和品德,而世事變遷中,他們對國家的安危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汪莘自謙地表示,自己的成就雖然有限,不敢草率地寫贊美詩來紀念這一時刻。
賞析:
這首詩是汪莘對晦庵先生辭去兵部侍郎之職的反應和自我反省。詩人通過提到韓范等名臣賢豪,強調了他們在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功績。他們的才能和忠誠對國家的安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詩人自謙地表示自己的成就有限,沒有勇氣提前寫贊美詩來紀念這一時刻,表達了他對自己能力的謙虛和對名臣賢豪的敬佩之情。
整首詩以晦庵先生除兵部侍郎之事為切入點,以此為契機展開對歷史名臣和自身的反思。通過對名臣賢豪的提及,詩人突出了他們的卓越才能與忠誠,同時也凸顯了自己的謙虛和自省。這種自我反思的態度,展示了詩人對歷史和功業的尊重,以及對名臣賢豪的敬仰之情。整體而言,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英雄人物的敬重,以及對自身能力的謙虛態度。
“賢豪久速系安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ù shēn liù yuè wén huì ān xiān shēng chú bīng bù shì láng
戊申六月聞晦庵先生除兵部侍郎
hán fàn zhū gōng gè yī shí, xián háo jiǔ sù xì ān wēi.
韓范諸公各一時,賢豪久速系安危。
cóng lái gōng yè zhī nán jiù, wèi gǎn xiān gēng qìng lì shī.
從來功業知難就,未敢先賡慶歷詩。
“賢豪久速系安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