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教白虎議西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枉教白虎議西都”全詩
卻笑執經俟臨決,枉教白虎議西都。
分類: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宮詞一百首》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宮詞一百首》是岳珂在宋代創作的一部詩集。這部詩集以宮廷為背景,描述了宮廷中的種種情景和人物。
這首詩詞以宮廷中的討論和辯論為主題,表現了宮廷中的學問爭論和權謀斗爭。詩人通過描繪曲臺上群臣們的討論場景,展示了宮廷中的知識和智慧的交流,以及君主對于重要決策的等待和籌劃。
詩中提到了郊廟,暗示了朝廷事務的莊嚴和神圣性質。然而,這里的辯論卻讓人感到疑惑,因為眾人的意見不一,爭論的結果也未必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詩中還出現了執經、白虎和西都等象征性的詞語。執經指的是持有經書的學者,白虎則象征著皇帝的權力和威嚴,而西都可能指的是京城,暗示了政治權力的爭奪和斗爭。
這首詩詞通過對宮廷辯論的描繪,表達了對于權謀斗爭的諷刺和嘲笑,暗示了宮廷政治中的虛偽和無用。詩人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觀察和思考宮廷中的事物,呈現了一幅充滿諷刺和反思的畫面。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其對宮廷政治的批判和對權謀斗爭的揭示。詩人通過對宮廷中的辯論和討論的描寫,揭示了權力斗爭的虛偽和無聊,以及學問和智慧在政治中的被利用和扭曲。這首詩詞以其犀利的觀察和獨特的表達方式,給人留下深思和反思的空間。
“枉教白虎議西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cí yī bǎi shǒu
宮詞一百首
qū tái chēng zhì huì qún rú, jiāo miào xiū yí jù lùn shū.
曲臺稱制會群儒,郊廟休疑聚論殊。
què xiào zhí jīng qí lín jué, wǎng jiào bái hǔ yì xī dōu.
卻笑執經俟臨決,枉教白虎議西都。
“枉教白虎議西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