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則記歲月于所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然則記歲月于所見”全詩
然皆足以寄七弦之清調,而共千里之明月。
方指地而辨訛,客哄堂而纓絕。
迄五日之考據,驗注編于一閱。
是詩之來,予目所別。
昔也傳觀,今焉秘笈。
嘆人事之易變,何凋零之飄忽。
然則記歲月于所見,而逸名氏于可闕,亦予之所不忍恝也。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宋寧宗時,以奉議郎權發遣嘉興軍府兼管內勸農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興,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為承務郎監鎮江府戶部大軍倉,歷光祿丞、司農寺主簿、軍器監丞、司農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興。十二年,為承議郎、江南東路轉運判官。十四年,除軍器監、淮東總領。寶慶三年(公元1227),為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制置使。
《蘇文忠西湖聽琴觀月詩帖贊》岳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蘇文忠西湖聽琴觀月詩帖贊》是岳珂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西湖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美景、音樂和月光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歲月更迭、人事變遷的感慨。
詩詞通過對西湖之名和杭潁之異轍的描繪,表達了西湖之美的獨特性。盡管兩者各有特色,但它們都能夠承載起詩人七弦琴的清音,以及千里之外明亮的月光。這里的七弦琴和明月象征著音樂和美景,也體現了詩人對藝術和自然的熱愛。
詩詞中提到了指地辨訛、客哄堂而纓絕等場景,暗示了詩人對于真相和真實的追求。通過五日的考據和閱讀,詩人注解并編纂了這首詩詞。這表明詩人對于歷史與文獻的研究和欣賞,以及對于傳統文化的珍視。
詩詞的賞析中,詩人表達了對于人事易變的感慨和對于凋零飄忽的悲嘆。然而,詩人也堅持將所見所聞寫入歲月之中,并將名氏逸聞記載于可闕之地,以此表示自己不愿忘卻歷史和名人的貢獻。
《蘇文忠西湖聽琴觀月詩帖贊》以其優美的表達和豐富的意象,抒發了詩人對于音樂、自然和傳統文化的熱愛,同時又反映了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深深思考。這首詩詞通過對西湖美景的贊美和對歷史文化的思考,展現了岳珂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然則記歲月于所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 wén zhōng xī hú tīng qín guān yuè shī tiē zàn
蘇文忠西湖聽琴觀月詩帖贊
xī hú zhī míng, háng yǐng yì zhé.
西湖之名,杭潁異轍。
rán jiē zú yǐ jì qī xián zhī qīng diào, ér gòng qiān lǐ zhī míng yuè.
然皆足以寄七弦之清調,而共千里之明月。
fāng zhǐ dì ér biàn é, kè hōng táng ér yīng jué.
方指地而辨訛,客哄堂而纓絕。
qì wǔ rì zhī kǎo jù, yàn zhù biān yú yī yuè.
迄五日之考據,驗注編于一閱。
shì shī zhī lái, yǔ mù suǒ bié.
是詩之來,予目所別。
xī yě chuán guān, jīn yān mì jí.
昔也傳觀,今焉秘笈。
tàn rén shì zhī yì biàn, hé diāo líng zhī piāo hū.
嘆人事之易變,何凋零之飄忽。
rán zé jì suì yuè yú suǒ jiàn, ér yì míng shì yú kě quē,
然則記歲月于所見,而逸名氏于可闕,
yì yǔ zhī suǒ bù rěn jiá yě.
亦予之所不忍恝也。
“然則記歲月于所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