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聲巖下鵝冠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寄聲巖下鵝冠子”全詩
群仙笑問來何晚,世故相牽不自由。
昨夢回思聊爾爾,他時稍足便休休。
寄聲巖下鵝冠子,丹灶何妨為我留。
分類:
《二月十六日到仙水未第前屢夢》王邁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月十六日到仙水未第前屢夢》是宋代王邁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在前往仙水山之前多次夢見的情景。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雙轂相催羊胛熟,
三年方遂鯉湖游。
群仙笑問來何晚,
世故相牽不自由。
昨夢回思聊爾爾,
他時稍足便休休。
寄聲巖下鵝冠子,
丹灶何妨為我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的描寫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達到仙境的渴望和對現實世俗束縛的感慨。
詩的開頭,詩人使用了雙轂相催羊胛熟的意象,描繪了春天來臨、大地回暖的景象。這里的“雙轂相催羊胛熟”可以理解為春天的車輛在奔馳,預示著美好的時光即將到來。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三年來一直向往著鯉湖游玩,但一直未能實現。他感嘆世故的紛擾和瑣碎之事讓他束縛得無法自由行動。
隨后,詩人談到自己多次夢見鯉湖的情景。這些夢境使他心生思念,對未來的到來抱有一定的期待。他希望在某個時刻,能夠稍微放松一下,享受休閑的時光。
最后兩句,詩人將自己的思念和希望寄托在仙境的鵝冠子和丹灶之上。這里的鵝冠子和丹灶均是仙境中的景物,象征著純凈和寧靜。詩人希望能夠寄聲于這些地方,得到它們的庇佑和留戀。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仙境的向往和對現實束縛的不滿,表達了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渴望。通過自然景物和隱喻的運用,詩人巧妙地傳達了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寄聲巖下鵝冠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yuè shí liù rì dào xiān shuǐ wèi dì qián lǚ mèng
二月十六日到仙水未第前屢夢
shuāng gǔ xiāng cuī yáng jiǎ shú, sān nián fāng suì lǐ hú yóu.
雙轂相催羊胛熟,三年方遂鯉湖游。
qún xiān xiào wèn lái hé wǎn, shì gù xiāng qiān bù zì yóu.
群仙笑問來何晚,世故相牽不自由。
zuó mèng huí sī liáo ěr ěr, tā shí shāo zú biàn xiū xiū.
昨夢回思聊爾爾,他時稍足便休休。
jì shēng yán xià é guàn zi, dān zào hé fáng wèi wǒ liú.
寄聲巖下鵝冠子,丹灶何妨為我留。
“寄聲巖下鵝冠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